(9月11日)2021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真题模拟题精选

发布于 2021-09-11 19:51

  

  1 、 (单选题)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处分,应当自批准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决定;案情复杂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延长,但是办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1个月;3个月

  B.3个月;6个月

  C.6个月;9个月

  D.6个月;12个月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自批准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决定;案情复杂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延长,但是办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条,处分决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原所聘岗位(所任职务)名称及等级等基本情况;

  (二)经查证的违法违纪事实;

  (三)处分的种类、受处分的期间和依据;

  (四)不服处分决定的申诉途径和期限;

  (五)处分决定单位的名称、印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2 、 (单选题)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的相关规定,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   )。同时,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A.工作效率

  B.工作内容

  C.工作态度

  D.工作绩效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3 、 (单选题) 通货膨胀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其解决措施不包括:

  A.增加税收

  B.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C.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

  D.紧缩货币供应量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为解决通货膨胀,其对策包括:

  1.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2.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和补贴;

  3.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4.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由此可知,“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不属于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而是解决通货紧缩的措施。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解决通货紧缩的对策包括: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

  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

  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4 、 (单选题)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是用以记录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下列选项中,关于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A.子鼠、丑牛、寅虎

  B.卯兔、辰龙、巳蛇

  C.未马、午羊、申猴

  D.酉鸡、戌狗、亥猪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由此可知,选项中“未马、午羊”应为午马、未羊。因此,选择C选项。


  5 、 (单选题) 在我国饮食文化中,传统节日及相应的食物常与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纪念有关。下列选项中,传统节日及相应的食物与其所纪念的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寒食节——冷食——介子推

  B.端午节——粽子一一屈原

  C.春节——年糕——伍子胥

  D.冬至——饺子一一李时珍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由此可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而不是李时珍。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A项正确。

  B项: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B项正确。

  C项:伍子胥,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相传春秋末期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C项正确。


  6 、 (单选题)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以上诗句最可能出自: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聊斋志异》

  D.《红楼梦》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意为:世间的纷纷扰扰的事情是没有尽头的,天意渺茫是不可以逃脱的,三国鼎立已经成为了往事,后人再有的只是万般感慨了。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最后一回即第一百二十回,作者一篇古诗,概述整个故事,从高祖提剑入咸阳,到王侯公爵从根苗,将三国里的重要故事桃园三结义,白帝托孤,六出祁山,挟天子以令诸侯等都写在了文末的诗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与题干表述不符。B项错误。

  C项:《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题干表述不符。C项错误。

  D项:《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与题干表述不符。D项错误。


 

  7 、 (单选题) 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是( )。

  A.道•琼斯指数

  B.金融时报证券交易所指数

  C.FT100指数

  D.综合精算股票指数

  参考答案:A【解析】道琼斯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通常人们所说的道琼斯指数有可能是指道琼斯指数四组中的第一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道琼斯指数亦称$US30,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故本题选A。


  8 、 (单选题) 越来越多地老年人开始融入网络时代,学会利用智能手机,这是一种积极现象,能够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性。然而,一些老年人被网络深深吸引,渐渐失去自制力,有了“网瘾”,其危害性也渐渐显露。这表明:

  A.确定事物的质

  B.认识事物的量

  C.把握事物的度

  D.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或幅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在生活实践中,我们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题目中表述的网络可以拓宽老年人的思维,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但老年人过分沉溺网络,则会损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等。这就要求老年人在使用网络时把握好“度”。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事物的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B项:事物的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D项: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的最根本的方式。在复杂的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的发展。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就是抓住最关键的矛盾,对事物起决定性的那个矛盾。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9 、 (单选题) 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的是“岁寒三友”中的:

  A.竹

  B.梅

  C.松

  D.菊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岁寒三友,由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题干中的诗出自郑板桥的《竹石》,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因此,选择A选项。


  10 、 (单选题) “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这是瞿秋白的名言名句,主要强调实践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不存在盲目的实践

  B.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

  C.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正确答案: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盲目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活动主要指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A项错误。

  B项:实践具有社会性,指任何实践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孤立的实践活动不等于单个人的实践活动。B项错误。

  C项:说法错误。实践是客观活动,由于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虽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实践活动依然是客观的。D项错误。


公基和行测各5000题,质量都不错。打赏15元即可并且后期每月不断更新,方便复习,永久更新;

2.从2020年1月开始,每月时政题库及热点、重要会议试题资料,并且后期每月不断更新,永久更新,打赏18.8元即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