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更聪明?和0-3岁的孩子聊天技巧家长应该知道
发布于 2021-09-22 18:28
对一个刚刚来到美丽的世界的婴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的功能是如何发展的?
根据大脑的发育特点,大脑的语言区域在一岁时开始发育,到三岁时基本就发育成熟。这意味着婴幼儿在一岁以前还不具备说话的能力,一岁之后开始慢慢学习说话,三岁基本就能流利的交流对话。
如果你跟一岁的婴儿说话,基本他没有任何反应,如果你跟一个一岁到三岁的孩子说话,他们回答得很吃力,或者说话很幼稚。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必要跟3岁前的孩子经常进行语言交流?有什么影响?
很多父母的做法,就是只要孩子不哭,就可以。跟一个完全不说话说,或者说话唧唧巴巴的孩子交流太费劲,完全没有必要,让他自己玩好了。
但你知道吗?
0~3岁的孩子,所听到的词汇的数量对他以后的智商分数有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婴儿说话及为他阅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智商水平。
所以,对于0~3岁的孩子,一定要多说,多说,多说!
不管是你对着孩子说“单口相声”,还是给孩子读故事,请多给孩子说话,这是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
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贝蒂哈特与托德莱斯利做过的研究。他们长时间的记录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内容,统计他们使用的词汇量,还有说话语调是积极还是消极。得出如下三个结果。
单从表面来看,父母与孩子谈话时所使用的词汇量大致能反应出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父母所用的词汇量与孩子的智商发展水平联系时,发现两者居然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人类的大脑有无限潜能可以开发,即使是普通人,我们依然没有完全发挥大脑作用。人类的表现除了受基因的控制,还说到环境的影响。结合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一个有利于提高智商的方法。
如果低收入家庭的父母能尽可能多地向孩子描述他的日常生活,并大量使用描述性的,有趣而正面的词汇与孩子交流。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因掌握的词汇较多而获得更高的智商!
有意识地为孩子营造一个语言信息丰富的环境。词汇量地增加对孩子上学时及毕业后地阅读理解能力和概念化思维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是很多家长用来判断孩子智商情商的指标之一,能说会道能说会道的小萌娃们总是特别招人喜欢。像是那些综艺节目中明星宝宝,小道理讲得一套一套的,仿佛“人生导师”;中英双语切换自如,让大人自叹不如;回答问题时非常灵敏,让人感叹孩子的机智。
究竟这些萌娃宝贝是如何锻炼语言能力,提升表达能力的呢?如果你也想要收获这样一枚能说会道,情商还特别高的小萌娃,那么从宝宝的语言发育关键期开始,就要做好全面的准备了,抓住宝宝说话黄金期。
0-3岁说话黄金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大家都知道,0-3岁婴幼儿大脑高速发展期,但其实也是孩子的语言发育关键期,如何抓住宝宝学说话的黄金期,对于宝宝语言发育至关重要。
我们先了解一下0-3岁孩子语言的发展规律:
1-6个月学习发音阶段
新生儿:
用哭声传达自己的需求,饿了、疼了、不舒服了,宝宝的哭声是不一样的,通常不出满月,宝妈就能基本掌握规律。
2个月的宝宝:
•能发出喉音,如:啊、咦、唔等。
3个月的宝宝:
•能发出咿呀的声音。
4个月的宝宝:
•会模仿一些声音,最开始模仿的通常是笑声,通常会发出比较尖且声音比较大的“哈哈”笑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微笑。
5个月的宝宝:
•能发出单音节的声音,例如:a、o、e……这些拼音的单音节。
6个月的宝宝:
•可以发出单音,偶尔能发出“妈”和“爸”的音,但是他还不知道真正的含义。但是,这个月龄的宝宝听到爸爸妈妈喊自己的名字会有反应了,而且也能听懂“不”,知道这是不允许和否定了。
7-12个月咿呀学语阶段
会经常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想说话的欲望很强烈。
7个月的宝宝:
•偶尔会发出重复音节,比如“爸爸”“妈妈”,但是也还不知道意思;
•会通过音调来辨认情感,爸妈生气还是喜悦可以听出了;
•自己会用声音表达高兴与不高兴;可以一连串的“咿呀”发音,这时候就是“咿呀学语”的时期了。
8个月的宝宝:
•会重复大人说话时的某一个结尾音,比如你说“吃饭饭”,他会两眼放光重复“饭”。
9个月的宝宝:
•能听懂简单指令,比如让宝宝伸手,他都可以做到了。
10-11个月的宝宝:
•会用词语表达礼仪,比如“谢谢”他知道表示感谢,“再见”他也知道是要离开。
12个月的宝宝:
•能认识一些物品,但多是单字名字的,比如灯、碗、眼、牙等;
•有需求时会喊爸爸、妈妈了,明白爸爸、妈妈的身份,以及这两个词语的应用;
•可以听懂大人的要求,比如你让宝宝说再见,他会说再见;用自己肢体动作表示情感,会用摇头表示不。
12-36个月单词短句爆发时期
15个月的宝宝:
•会说自己的名字。
18个月的宝宝:
•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还能指出;
•能说出2-3字组成的词;
•说话会用你、我这样的代词;
•喜欢反复用自己熟悉的单词说话;
24个月的宝宝:
•会说一些简短的句子;
•会指认物体,看到认识的也会主动说是什么;
•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执行。
36个月的宝宝:
•几乎可以辨认出所有的常见物品;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
•对空间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说出在哪里,比如在里面、在外面;
•从这个时期开始,宝宝的说的句子更长更复杂,发音也更清晰,陌生人也能跟宝宝聊天了;
•会唱歌;
•会用形容词和副词、名词。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节奏,开口时间会有早晚之分,但是也会跟爸爸妈妈们如何教有关。
教的方法有两个原则:
①遵照孩子的步调教;
②坚持,坚持持续、大量地对宝宝进行语言输入,这个输入的过程,其实就是跟宝宝聊天。
0-6个月
和宝宝多做眼神交流,温柔说话
宝宝睡醒睁眼时,温柔地说:“宝宝睡醒了?睡得好不好呀?”(宝宝用孩子的名字代替)
对于一些新手妈妈或者从来没怎么接触过孩子的妈妈来说,跟小婴儿交流会让宝妈觉得不知所措,总觉得你说什么他都听不懂,所以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毫无交流的“喂奶机器”。
其实不是的,就算宝宝小,多说一说也可以为宝宝加深印象,让宝宝多听听你的声音,记住你的声音,这只是第一步。
这适用于任何时候,喂奶时、穿衣服时等等,只要你愿意轻轻地说,宝宝就睁着眼睛痴痴地看着你的脸。
说多了,宝宝也就抓紧想要跟你交流了。
7-12个月
聊天时,多强调自己的身份
可以从“爸爸”、“妈妈”开始,把这样的名称放在句子里。
平时说话注意强调自己的身份。
孩子哭了,你可以这样去询问:“饿了?妈妈喂奶哦”或者“拉臭臭了?妈妈给你换个尿布。”再或者“妈妈抱、妈妈抱啊。”
说了这些再配合动作,强调自己的身份。
孩子之所以会哭,是因为有需求,哭声可以吸引爸爸妈妈到自己的身边,但是爸爸妈妈多强调自己的身份,久而久之让宝宝知道你可以为他做什么,让孩子学会用呼唤“爸爸”“妈妈”来代替哭。
12-36个月
坚持亲子阅读
跟宝宝读绘本,是让宝宝识物以及好好说话的助力方式,如果有条件,越早开始越好。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一位宝妈为宝宝读一本通篇没有故事情节,只有象声词的书,都是“噗、哗啦啦、咻咻”这样的,配合一些会发出这种声音的画面,还没1岁的宝宝就特别喜欢,每天让宝宝给自己读,可以早一些开始。
但是1岁左右的绘本大多要是识物、教小朋友打招呼的,让孩子更好地认识世界,之后按照宝宝的发展规律,为宝宝准备绘本并坚持阅读。
这是教宝宝识物、与现实联系、好好说话的另一种方式。
男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不要心急,男孩开口说话比女孩晚,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说话早晚跟爸爸妈妈平日和孩子的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要记住,大多数男孩确实开口说话要比女孩迟一些。
因为有研究发现:男孩子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左脑发育比右脑慢,而女孩相反,女孩左脑发育早于右脑。左脑负责语言、逻辑思维等,而右脑负责图像、好奇、想象力等。所以,大多数男孩说话是会晚于女孩的,但是男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会优于女孩,所以比较皮。
当3岁以内的孩子乱发脾气,他可能是因为词语匮乏不会表达,抓住机会,提高宝宝表达能力。
有些孩子发脾气的理由让爸爸妈妈琢磨不透。尤其2岁的孩子,他们很复杂,一方面是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个体存在,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让爸爸妈妈远离自己,所以经常表现的很纠结,你让他干嘛,他不干嘛。不是他讲不听,而是他很纠结,有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气到摔玩具,其实他这时候可能只是想要看看玩具小车里面是什么样的,但是怎么也打不开车门,自己明明可以说话喊爸妈过来帮忙,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表达,一气之下把玩具车摔了,这其实也是孩子词语匮乏的表现。
利用这个,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问问:
“怎么了呀?是这个玩具车门打不开吗?要不要妈妈帮帮你?”
这样说,他可能就知道下次遇到一样的问题就知道怎么表述自己的困难了。
其实,教育宝宝都是有联系的,就像一句网络名言“百因必有果”,你跟宝宝沟通得越多,他的表达能力就越强,所以多说、好好说、慢慢说,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和提高孩子智商的根本原则。
0-6岁早期教育领导者
更多育儿知识抢先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