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线上教育引导|公共场所礼仪(一)

发布于 2021-09-24 18:02

  公共场所礼仪是指人们在公共的社会生活交往中必须遵守的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社区邻里、街道机场车站、银行商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的礼仪。公共场所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礼仪风范,而且公共场所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平台,也是融洽社会人际关系、营造社会文明的重要阵地。


01

邻里

  

有一个善良和睦的邻居,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而且有益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要接纳邻居的习惯偏好;理解、宽容、学会欣赏邻居的生活方式,不以个人的习惯为标准,议论、评价邻居的生活习惯;保持礼仪距离;既要建立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又要注意不干预他人生活,不窥视他人隐私;与邻居相遇问候时,主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爱护楼道卫生,不在楼道等公共空间乱堆乱放杂物,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在邻里休息的时间装修、唱卡拉OK,晚上欣赏电视节目时,注意将音量调小;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主动革除陈规陋习;对于有高龄老人、残疾人士、患病在家的邻居,要心存敬重和关爱,尽个人所能提供帮助。

02

社区

  社会生活是除了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以外的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社区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社区文化是建设社区文明、美化和丰富社区生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社区文化的形式包括:市民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市民的艺术活动、市民的体育活动和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社区文化的主持者可以是街道、村镇、居委会等行政部门,也可以由各种协会等民间组织策划实施。

  社区文化活动应该坚持健康、自愿、平等和快乐的原则。

03

饲养宠物

  宠物的主人要严格履行饲养宠物的有关规定,主动登记、按时做卫生检疫和疫苗注射。

  在居民区或者街道放养宠物时,主人一定要牵领,不要让宠物踩踏草坪、啃噬树木、攀爬儿童游乐设施,不要怂恿宠物之间嬉闹、狂吠,不要怂恿宠物到公共场所的喷泉、养鱼池等洗澡嬉闹。

  宠物的主人自觉清理宠物的排泄物,并且放置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在公共场所不得散养任何家禽和宠物,不得牵引宠物到超市购物、乘坐出租车以外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进出公共场所,如影剧院、餐厅等。

初审:梁   爽

终审:杨永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