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全国著名抗日英烈|焦守健、李子英
发布于 2021-09-25 09:07
焦守健
焦守健,又名焦建国,化名苏一华、肖实,1912年出生,衡水饶阳县屯里村人。1925年,焦守健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立第一高小。在校期间,他思想进步,受到担任教师的共产党员王耀郁的影响,树立了为革命献身的志向。不久,焦守健成为一名共青团员。1926年,焦守健组建起了饶阳县第一个团支部,并任团支部书记。1929年,焦守健在北平燕京大学农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交通员。1934年9月,化名肖实来沧州恢复党的组织,重新组建了中共津南工委。
七七事变后,焦守健担任中共饶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积极进行抗战宣传,创办《民声报》,并组建抗日自卫军。由于工作成绩显著,饶阳县成为冀中抗日根据地模范县。1938年10月,任中共献县县委书记。1939年4月,任中共建国县中心县委书记。他率领军民拆铁路、截火车、炸碉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41年4月,焦守健在沧县前军庄召开四县干部联席会议时,由于叛徒告密,遭敌重兵包围。他沉着指挥战斗,为了掩护地委巡视员刘光鉴及其他战友,他几进几出,最后撤离时,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
2015年8月,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李子英
他经年驰骋疆场,浴血杀敌;他为抗战事业呕心沥血,战功赫赫,他就是人民爱戴的抗日英雄李子英。
李子英,1898年出生,盐山县旧县镇(今千童镇)东街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在冯玉祥部从军,1935年任天津市警察局督察。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子英毅然辞职,返回盐山组织抗日武装。7月,李子英任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二大队大队长,积极开展扩军工作。1938年,李子英率领部队先后参加攻克盐山、无棣、乐陵、南皮、庆云的战斗。他沉着果断、身先士卒,深受部队官兵的爱戴。1938年10月,边区部队进行整编,李子英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六支队七团团长。他率部东征西讨,和其他部队并肩作战,参与指挥了消灭孙仲文反动民团武装、保卫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转移的陆房突围战、击退进犯马家峪日伪军等多次战斗,并会同其他抗日武装成功开辟了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
1942年8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鲁南支队七团团长的李子英在鲁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斗中身负重伤,加上肺结核病复发,医治无效牺牲,时年44岁。
2015年8月,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策划: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沧州市委网信办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