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查氏三曲的再解讀

发布于 2021-09-26 18:57

雙諸園主人按 | 疫情反復,憂國憂民。辛丑苦夏不思茶飯,沉寂數月竟得一身清減,此外將年餘所感與前學融會(匯)貫通,所獲頗豐。此次先捻出查氏三曲cover,佐以鐵板銅琶氣,并從跟腳指法入手,自謂返本開新,與俗彈大相徑庭矣。因牽扯頗多,場面話還是要說一說:以下所述皆一家之言,姑妄聽之,千萬別刨根問底跟我打聽典故出處哈~

所謂跟腳指法,是指研究查氏習琴的履歷過程,得出指法流變軌跡,并嘗試用相類似用指,盡可能忠實還原曲子風貌。當然年紀經歷畢竟不同,想彈得無煙火氣是不現實了,但生機勃勃也未嘗不是個好選擇。昔年聽宿老說起,原來査阜西先生早年來京即習北曲,之後不得說之緣故雪藏此節。人問起(或者自己為避嫌)即稱“泛川派”,實則指法好調,審美難舍,在北派指法基礎上,招徠華陽顧梅羹先生在北京共同工作,參習其用指用譜,并大膽吸收新穎時髦的梅庵派“氣韻生動”之彈法,也有不避長注但用綽仍參考北法規模節儉的意味。最後撒面的佐料是與各地琴人切磋交流,取長補短。因而形成所謂泛川風格。

大放完厥詞,心裡舒坦多了,從消夏模式回歸研究模式,近日會陸續恢復更新。衷心期望疫情別再反復了,再搞真的要瘦回大學時候的體重去了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