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癌攻略】中医怎样治「多发性骨髓瘤」
发布于 2021-09-27 19:16
「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浆细胞恶变,增多,侵犯和破坏长骨、肋骨和椎骨。恶性浆细胞入血,可侵犯破坏脾、肝、肾、肺、肠道和淋巴结等。多发性骨髓瘤,在人群中并不多见,治疗有一定难度,病情容易反复。多发性骨髓瘤病因至今未明。(文:徐凯)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难以治愈,五年生存率较低。化疗药治疗,因为有药物毒性限制,不能长期反复进行。靶向药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中,容易破坏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骨髓瘤恶性细胞还容易转移和破坏骨皮质,导致「溶骨性」破坏。骨髓瘤恶性细胞和生成的坏蛋白质,还会侵袭破坏肾组织,导致肾功能异常。所以,贫血、骨破坏和肾功能损伤,是多发性骨髓瘤三个常见临床指征征。病情轻浅的多发性骨髓瘤,经积极的化疗或靶向药治疗,贫血、骨质破坏和肾功能损伤有机会恢复。病情较重的,或恶性肿瘤细胞抗药性较明显的,化疗或靶向药治疗后,恶性肿瘤细胞没有被有效控制或杀灭,贫血或肾功能损伤相应也会加重,严重的还要停止抗肿瘤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在化疗或靶向药治疗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增强化疗药或靶向药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还可以减轻化疗或靶向药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更好的完成治疗。在化疗或靶向药治疗过程中,由于贫血或肾功能损伤严重,不能继续进行化疗或靶向药治疗的,也可以考虑给以中医药抗恶性肿瘤治疗,以期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有一病案。女性,50余岁。2010年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贫血、骨破坏和肾功能损伤较严重。曾接受化疗和靶向药治疗,有效。血液中肿瘤浆细胞、肿瘤细胞产生的坏蛋白均明显减少,贫血得到纠正,骨破坏导致的疼痛缓解,尿中排出微蛋白量亦减少。之后几年病情多有反复,接受化疗和靶向药治疗亦有效,但患者身体功能状态逐渐下降。2016年开始,患者接受靶向药治疗后,疲劳、眩晕和头痛等反应严重,随后停止靶向治疗。停药后,患者出现病情反复,贫血、肾损伤加重,腰骶部和两髋部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药。转介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骨髓由肾精所化生,藏于骨中,日常不易受病邪侵害。当人体正气不足,风寒、风湿、风热等病邪,可趁虚侵袭人体。平素饮食不节,持续有精神情志伤害和起居失常,日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寒、湿、热、痰和瘀血等病邪就会内生。若人体再有先天禀受不足,肾气肾精化生有异;或平素房劳、形劳和神劳伤心伤肾,肾精受损;或久病失治伤肾,肾精肾气受损;导致肾所藏「真气」不足,不能化生正气,正气不足以抗邪。这时,病邪强盛,即可伤肾,加重肾精肾气损伤,进而伤害骨髓。多种病邪迭加伤害,导致骨髓中的精气结聚不化,日久变异而生成恶性肿瘤。
中医辨证辨病认为:恶性肿瘤夹杂痰浊、瘀血等病邪,阻滞经络,伤害肾脏、骨骼和骨髓,且时日较长。患者因此表现出疲倦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小便量少、腰骶和两髋部疼痛等征候。患者之前接受化疗加靶向药治疗,病情明显缓解。但化疗加靶向药同时治疗,也影响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脏腑、经络和骨髓等失去荣养。同时,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导致精气血津液化生异常,生成湿浊、痰浊和瘀血等内生病邪。内生病邪促进恶性肿瘤对人体的破坏,导致病情加重。
中医药治疗该患,首先「扶正」。增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肾气化功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人体精气血津液充足,促进脏腑、经络和骨髓等生理功能恢复,抵抗病邪对人体伤害。同时针对恶性肿瘤、痰浊和瘀血等病邪,给与以「祛邪」法治疗。用中医治疗「八法」中的「削」法,削除恶性肿瘤、痰浊和瘀血等。
之后几年中,患者持续接受中医药治疗,并调整饮食和生活起居,坚持养生运动,病情逐渐好转、稳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