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道德经》(三)

发布于 2021-09-28 08:13




我们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这句话是说:“一切事物,有时是受损反而获益,有时获益反而是受损。”这句中的“损”和“益”,两者的出现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也没有因果关系,不是说少了就会变多,多了就会变少。老子这里强调的是,某些事局部上看似对自己不利,但放眼整体却恰恰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反之亦然。

 

我们现代人,非常的直接,我给你做多少事,你给我多少钱,你叫我做一件事,我一定要问有什么利益?人们往往看问题时只注重自身,而没有把自身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自身的视角来看,以为是对己有利,但一旦把眼光放大到整体,这种做法恰恰是对自己不利的。损和益是同时存在的,但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人看到了损,而有人却看到了益。物质文明席卷之处,一切以现实的利害作为好坏的标准。没有显而易见的利益,值得做吗?

 

中国古人更看重整体的平衡和长久的和谐。在中国人看来,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阳长阴消,阴进阳退。问题的关键不是阳占多少、阴占多少才合适,而是阴阳平衡才最符合天地之道。有的时候暂时获利,但破坏了阴阳的平衡,对将来的稳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的时候暂时受损,但有利于维护阴阳的平衡,反而对将来的和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古代的圣贤人物,不怎么谈利,而是喜欢谈吉,谈福。吉和福看重长期累积的效果,而不注重当下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中国人常说吉人自有天相,你能够秉持天道,积德行善,当然天会眷顾你。

 

天有好生之德,究竟是损还是益,关键是看对族群的和谐是否有利,对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否有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一辈子的志业。 



END
编辑 | 明心     编审 | 冰糖、DOG



我们
明心见性,立德树人;
因材施教,家业双收!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