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背后的故事——气候变暖是阴谋论吗?
发布于 2021-10-08 07:42
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45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授予了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以及乔治·帕里西,他们为人类更好地理解复杂系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其中,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的主要贡献,是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
恰好国庆七天,北京阴雨绵绵,宅居在家,可以好好回顾一下“气候变化的那些事儿”。
回看三十年,共识终难圆;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
关于“人类行为能否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论由来已久。
透过科学家、公益组织、政治家的呼吁和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逐渐试图凝聚如下共识: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在地球上越来越广泛的活动,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幅提升,成为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的主因;如果全球变暖趋势无法得到有效缓解,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全球降雨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现象,最终的结果是既破坏了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会威胁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通过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1997年签订)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自此,地球气候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被加以区分。“人类活动是否能导致地球气候变化”,也成了很多砖家、民科和政治家的争论对象。
1998年,著名的“曲棍球杆曲线”问世,它直观地展示了20世纪全球气温与工业文明发展的高度相关性以及工业革命后全球气温的急剧上升,成为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年)证明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主因的“铁证”。
另一方面,“曲棍球杆曲线”的批评者们,分别从“曲棍球杆”的头部、中部和把手部分提出了挑战。批评者们往往采用不同的数据源,如全球的卫星与探空资料。卫星观测及探空气球都是观测的大气温度,而现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的是英国琼斯等建立的由陆地气温及海面温度综合得到的全球地表温度序列。无论如何,在批评者们锲而不舍的猛烈攻击下,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将“曲棍球杆曲线”撤了下来。
关于全球气候问题的争论,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前后达到巅峰。导火索是“气候门”事件,简介如下:
2009年11月,一名电脑黑客入侵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了英国气候学家彼此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并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气象专家们私下的思想交流。
黑客把电子邮件公之于众,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的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充满了谎言与欺骗。
该事件让反对“人类影响气候”说法的人感到非常兴奋。这一事件也在全世界引起广泛探讨和争论,并被媒体称为“气候门”。
英国独立调查人员前后用了六个月彻底调查了外泄的电邮后证实,科学家是清白的,这些电子邮件无法证明他们存在篡改数据的行为,即科学家们未刻意夸大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但这次发生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不到一个月的“气候门”事件,确实狠狠打击了负责组织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IPCC的公信力。从此,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阴谋论”甚嚣尘上,慢慢从另一条路径塑造了公众对于气候问题的认知。
时至今日,当我们在某乎上搜索部分公众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就会发现阴谋论者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还不乏经过认证的专业人士。
在上述背景下,全球减排第二承诺期(2012-2020年)的谈判过程艰难,事关核心利益,自然少不了各国政府、龙头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激励博弈。
从人们对于“全球气候问题”的争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形成有效合力的前提是达成多方共识。
如果说在20世纪末,由于气候变化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的不完备,科学界并未针对全球变暖的相关事实和温室效应的机理等重大问题完全形成共识。那么在21世纪,阴谋论的兴起则是与资本及政治集团的利益和民众科学素养的水平难脱关系。
然而政府层面的共识,终归是以全民共识为基础。当公众们面对繁杂错乱的爆炸信息而无所适从时,简单好记的阴谋论就会乘虚而入。存在偏斜的观念一旦在脑中落地生根,再想通过科学的推广与普及重塑认知,难于上青天。行为和观念上的路径依赖根深蒂固,就像人们一旦享受惯了汽车的便利,也就很难选择去乘坐公共交通。
我们往往存在一个幻想,科学与政治应该泾渭分明,各不干涉。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纵使某些大学管理层坚持独善其身,也难逃思想的渗透和资本的诱惑。
于是,利用不同的数据源,有选择性地提炼出研究结论的现象并不罕见。就算是同一份数据,也可能由于缺乏不同数据源之间的相互验证而得出带有偏见或故意为之的论点。逻辑完备的“证据链”,往往如同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
“不作恶”说来简单,当海量的数据和巨大的利益置于眼前,人性才是真正被审视考察的对象。
更何况气候问题是全球议题,所牵扯的国家众多,权力的不平等随处可见,背后蠢蠢欲动的资本集团更是虎视眈眈。从全球联合抗疫的艰难经历,不难体会到一个苦涩的道理——我们虽然同在一个地球,却并未共享同一份现实。
公众的共识虽然是政府间共识的基础,却也同时受到媒体宣传的巨大影响。而这媒体背后的力量,何其混杂,在自媒体时代更是混沌难辨,令人抓耳挠腮。
看着窗外连绵不绝的雨,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电影《2012》中洪水滔天的场景——不知陆地化作无边海洋时,自己能否分得一张皱巴巴的方舟船票。
今年物理学诺奖的颁布不仅是复杂系统的春天,也重申了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影响的真实性,给为人类脱罪的反智言论沉重的一击。可以预见的是,负隅顽抗的阴谋论者是必然存在的。
气候问题是个全球议题,倘若无法在温室气体排放前10的国家之中达成共识,则一切单方面的努力都是空中楼阁。
碳中和也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迫近,并非一句轻飘飘的口号,而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承诺,更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奋力一搏。
知乎|巴别涂说馆
简书|梦也馆长
共享认知,赋予生活新的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