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真的不可以共存吗?

发布于 2021-10-08 16:04

    之前看什么的时候看到了这个书名,评分评价都挺好的,就下载到了电子书清单中,最近抽上下班中午的时间去看,居然看完了。看来时间真的是海绵,挤挤还是有的。

    看到开头,也没感到很稀奇,这个故事情节跟之前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主人公的想法很类似,但还是继续看下去了。开头描述的英国家庭的稳定生活都比较平淡,但是越看到后面,越发觉作者的真实,会把心里描述、有些心里描述不出来但是却很普遍的社会现状能描述出来,让我感到了震惊。平时,周边的人都客客气气的,大家心里有什么真实想法都不说,也许怕别人知道,也许怕别人不理解带来嘲讽,也许是不熟悉吧,就打打招呼完事了。再加上现在有手机了,都抱着手机无聊地刷着各种APP,时间也就过去了。一天天地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也许就是因为互相客气,互相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这么多人才感觉空虚孤单吧。但是作者在书中描述的,虽然一开始作者用真实的自己惯有的想法或理念跟主人公沟通时,无济于事,但是换另外一种非公认的、非偏见性的想法沟通时,反而让主人公与作者能互相深入交流。主人公感觉作者理解他,同时他也知道主人公跟他沟通的真实目的,双方互相倾诉,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就可以这么一直交流下去了。

   书中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待的三个地方,每个地方的人物如下图。

   每次看完小说,我会梳理小说的人物,试图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理解人物的行为和背后的原因。在本书中,作者自己梳理了主人公之外其余人的行为和可能的原因,唯独没有写为什么斯特里克兰能够在中年的时候,从看似稳定美满的家庭生活中突然走出来,去过穷困潦倒、被人嫌弃的画画生活中去,也写了一部分吧,比如平时的生活太过平淡,他压抑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说妻子太强势,不允许他做这做那,等等。但是最终作者却说,这些理由都不能成为他那么决绝走向孤独穷困去画画路上的原因。所以索性作者就放弃猜测或理解他背后真正的原因了,他只是客观地描述主人公的一些行为或想法,任其他人去想象吧,有可能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接下来,我针对不同地方不同人的表现行为来阐述下我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一、英国:

    斯特里克兰夫人把自己的孩子、家里、个人喜好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但是貌似与丈夫交流较少,在她看来,丈夫外面挣钱,自己把家里安排的妥妥地就可以了,她也不怎么过问丈夫的情况。这种婚姻的合作,应该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典型的家庭模式。我自认为,斯特里克兰夫人做的挺好的,唯独能想到的就是斯特里克兰他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沟通、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的喜欢,哪怕去夜校学画画了,也是撒谎偷偷地去学习。他为什么不敢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喜欢,光明正大的去学呢。是怕家人嘲笑吧,或者是怕周围人不理解吗,然后自己带着这样的嘲笑和不理解去画画,不能自由发挥?还是说他觉得自己边学画画,边上班挣钱,会耽误自己的画画的时间。还是说他压抑自己太久,感觉自己身上的负担实在太重了,所以想彻底自顾自地干自己的事情,不想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或者真像作者一样,他对艺术的追求太过强烈,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就想自己去画画。

    不管咋样,我是没有找到自己心中那么强烈的月亮,我能做的就是不要压抑自己,想做什么抽空去做,不能找到各个方面志同道合的人,但是总有一些喜欢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一起玩就好了。一边上班赚钱,承担着压力和责任,一边可以抽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有人不理解,但总有能玩到一起的朋友就好。人一辈子除了养儿育女,其实还有很多的时间,总得承受着社会压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好。这样才不至于做出过分的或者太出乎意料的行为。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绝对的,慢慢沟通、慢慢总会理解的,人就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自己单独存在。

二、法国:

    在法国巴黎,除了斯特里克兰之外,主要的两个人就是斯特洛夫夫妇。布兰奇之前是在主人家里当老师,后面因与家里的主人公发生了关系并怀孕,被主人抛弃,在自杀时正好被斯特洛夫抢救下来,再加上斯特洛夫对她特别好,所以才嫁给了斯特洛夫。从布兰奇与主人家的事情来看,布兰奇是那种追随内心想法的人,她在跟主人发生关系之前,肯定知道自己后面的结局,但是她还是勇敢去做。面对自己这样的灾难,突然遇到一个对自己这么好的人,谁都会感动,所以布兰奇对斯特洛夫充满了感激之情。但是有一点应该是不好的,她面对陌生人总是笑笑,她每天总是有规律地去买菜,她不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她信任斯特洛夫,所以她很听他的话。不过,人一生如果总是这么平淡,应该会厌倦或者内心有其它想法吧。这种想法可能是对某一种事情的看法,可能是想出去旅游一圈,可能是想找朋友哪怕聊聊天,总归是有一种途径去表达自己。像斯特洛夫,尽管斯特里克兰那么极端地欺负他,但是他因为对艺术有热爱,除生活本身之外,他把这种热爱寄托给了斯特里克兰,所以他才会那么忍受斯特里克兰。但是布兰奇没有,她总是默默地笑笑。当有一个机会斯特里克兰住在他们家的时候,她看到斯特里克兰能够忍受贫穷、疾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用艺术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她动摇了,凭什么自己不可以。所以,她那么绝情地抛弃了斯特洛夫,即使自己选择死亡也不想继续过之前那种平淡的生活。她第一次选择死亡,应该是被主人所抛弃,自己承受不了;第二次选择死亡,她是有了生活经历,有了别人对她好的经历,也有了自己看着好但是依然不是真开心的经历,最后,她选择了,如果不能让自己心里真的开心,即使选择死亡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多么高贵的活法,令我心生敬意。那么,她为什么不去寻找自己的月亮,让自己真正开心起来呢。虽然说是月亮,但是真正很难去寻找吧。其实,她可以在与斯特洛夫生活的过程中去寻找,但是她没有,或者说她没有意识到该去寻找,当看到斯特里克兰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她把月亮寄托给了斯特里克兰,或者说她膜拜斯特里克兰,结果还是被他抛弃了。这样分析下来,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月亮,而不是寄托给他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活得真正的心安理得。

三、塔希提: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流浪之后,斯特里克兰来到了塔希提,一个比较原始的岛屿上,这里人口流动比较频繁,有着各种各样的怪人,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这里也有偏见,相对较少,这里人各自过着自己能过下去的生活,有的原始、有的相对干净、有的更是富贵堂皇。阿塔,斯特里克兰的新妻子,因为赚钱能力原因,住的相对比较偏远,但是也安静,在斯特里克兰还没有生病的时候,他们利用自然环境,把这里装扮地像天堂花园一样;蒂阿瑞,岛上饭店的老板,长得又胖又丑,但是有啥说啥,还骂店员,但是大家互相吵过之后,就又恢复到之前的哈哈大笑了。对于蒂阿瑞,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了,第二任丈夫,她做什么他都不闻不问,哪怕刺激他也没用,看来第二任丈夫也是那种不爱沟通的闷葫芦,我相信,以蒂阿瑞的性格,她肯定问过自己的丈夫,估计是什么也问不出来,问不出来就自己憋得慌,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她的第二任丈夫。这也是一种潇洒啊。自己可以在岛上自由自在生活,如果有丈夫也让自己过得如此不堪,为什么还需要呢。所以,虽然蒂阿瑞长得不漂亮,但是她不在乎,她性格开朗,关心人,热心肠,让她活得开心,这就够了。她的热心肠是不需要回报的,她真心地赋予别人关心,这就是她开心的源泉。也许,这也是蒂阿瑞心中的月亮吧。

    综上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心中的月亮,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心中开心的源泉,可大可小,只要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就好。也许现实的生活压力让自己不堪负重,但是抽出一点时间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份开心吧,让自己不那么空虚,让自己不那么孤独,让自己心安理得,活得踏实。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个人想法,这本书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反复品味的句子,值得多读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找到自己心中的月亮和生活中的六便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