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钱?——解读马克思的思想(1)

发布于 2021-10-08 23:08

特别鸣谢B站博主“汤质看本质”的视频,本文只是视频内容的再次“咀嚼”,一篇阅读理解。

整个内容会分多篇章推出,本篇是第1篇,全文3000余字,小爝已经尽量写得像“人话”,不妨耐心看完,揭开这个世界的真相,感受马克思思想的

屌炸天!

在你小的时候,或者你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迷思吗:

什么是钱啊?

为什么钱值钱啊?

为什么人们认为一样东西很有价值时,会说:

“这个很值钱!”

或许,每一个“大人”都会觉得,这都是些什么“幼稚”问题。没受过社会毒打吧?钱不是万能,但没了钱就万万不能!

“那钱为什么值钱啊?”

“钱当然值钱啊”

看,其实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回答。

然而对此,我们又毫不心虚,而且相当的“理直气壮”。仿佛答案就是明摆着的真理,无须深究。

还是有人深究了这个问题。

所有围绕“钱”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更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价值”,什么是“钱”?

以及他们之间究竟什么关系?

为了深究这个“幼稚”而根本问题,废了好几代的哲学家、经济学家……

直到马克思写下了《资本论》,完成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本文就是帮助你理解马克思深刻的思想的……

一、在讨论“价值”与“钱”之前

我们要先阐述一些概念,储备一点基础知识,为了后面铺垫。

其实“钱”是个俗称。

严谨来说,应该叫“货币”

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讨论“货币”这个概念以前,还得引入一对概念:

“自然世界”与“现象世界”。

因为我们活在“两个世界”之中。

自然世界

就是那个原子、分子组成的物质世界,没有人类也不影响其存在的世界。

现象世界

就是基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所组成的抽象世界。这个世界有各种抽象意义的人类关系现象,如:宗教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家庭感情现象……等等。

由于文字语义的局限性,“货币”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两重含义。这主要是在两个世界中,有不同的指代。

在自然世界中,货币就是纸币、金银、铜钱、贝壳……等具体的物质。此时:

货币,就是摸得着看得见的“钱”。

在现象世界中,货币是把上述“纸币、金银、铜钱、贝壳”等物质抽象统一起来的一种存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履行“中介功能”的“一般等价物”。此时:

货币,就是抽象的“一般等价物”。

为了加深读者对这种概念含义有二重性的理解。这里举一个例子,

比如“妈妈”这个概念。

这里的“一位女性自然人”,就是自然世界中,“妈妈”这个概念的指代。在自然世界中,要问妈妈与你有什么关系,大概就是两个有质量的自然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物理关系。

而在现象世界中,“妈妈”就成为一个有亲缘情感、有道德责任、有法律义务的一个抽象意义的“人”

这个意义上,妈妈与你的关系就太多太多了。

可见,现象世界的意义,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意义。

同样的,本文讨论的“货币”也不是讨论金银的质地、光泽等自然属性。而是讨论现象世界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二、在马克思之前,对“价值”的认识

最初,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处于一种朦胧状态

——“价值”大概粗糙地等同于“有用的”

——这跟现代大部分人的认知一样。

当人类走进市场经济,迎来繁荣的商品贸易后,

“钱”

“商品”

“价值”

这三者是个什么关系,就引发了争论。

是钱有价值,还是商品有价值?

价值究竟是什么?

价值在什么东西之中?

(一)认为价值在“钱”里面

15世纪至17世纪,人类逐渐地理大发现,欧洲出现了大航海运动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开辟海外航路的过程中,劫掠了大量黄金。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黄金是极具价值的。这种价值观,叫“重金主义”。在这种价值观念驱使下,当时商业活动,非常重视贸易盈余,重视金银的累积,也被称为“重商主义”。

这与我们老一辈人,非常重视储蓄存钱很相似。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出现启蒙运动。法语中,“启蒙”是“光明”之意。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各种传统观念

其中包括批判了“重金主义”。

亚当·斯密、李嘉图等指出:

认为金银很有价值,只是虚幻的表象。价值不在金银之中,真正的价值内在于商品。金银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中介物。而价值的源泉在于人类的劳动。

这就是“货币中立(中介)说”与“劳动价值论”。

(二)认为价值在“商品”里面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

商品的价值,等值于获得该商品所需要付出的辛苦与麻烦

如果一个人愿意用它来交换其他物品,那么它对于这个人的价值,便是为其省去了占有其他物品时,原本需要付出的辛苦与麻烦。……劳动作为第一性价格,最初可以用来“购买(向自然界购买的意思,即改造自然界的劳动生产)”一切货物和财富。使人获得财富的,本来就是劳动,而不是金银。

啥意思呢?

比如我要吃(占有)蔬菜,原本必须通过耕作(劳动)才能获取,这个“原本必须”就是第一性。后来,我发现有菜农愿意用他手上的蔬菜,来换我捕的鱼。那么,这条我愿意交换出去的“鱼”,对我而言的价值,就是省去了“必须耕作才有蔬菜吃”的辛苦与麻烦。

所以,亚当·斯密便认为,价值源于劳动

因为劳动,商品才有价值。必要时,便可以拿一些劳动产品去换别人的劳动产品,于是省去了原本需要劳动才能获得另一件商品的辛苦与麻烦。

(三)“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

在认为价值在商品里面后,亚当·斯密马上意识到会出现一个价值悖论

他继续在《国富论》中举出了“水与钻石”的例子:

钻石明明没什么用,却价值连城;水对人很重要很有用,却比钻石便宜多了。

这令人类对价值的朦胧认知——“价值”就是“有用的”——出现了动摇。

为了解决这个价值悖论,亚当·斯密提出“价值二分法”

他指出商品价值的“二重性”:

任何商品都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水的使用价值高,但交换价值低;钻石的使用价值低,但交换价值高。

关于商品价值的二重性

在这里,结合我们一开始铺垫的两个“世界”概念,就能很好理解。价值为什么会有二重性,因为在两个世界中有不同的含义。

1.自然世界里的“价值

价值,在自然世界的概念,就是使用价值。比如对水的利用,主要依靠其物理、化学性质(自然属性)。

2.现象世界里的“价值”

价值,在现象世界的概念,就是交换价值。比如拿“水”进行商品交换的话,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现象了。

所以,面对种种概念,无论谈论“商品”还是“价值”,抑或一开始提到过的“货币”“妈妈”等例子,都会具有“二重性”。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同时处于“自然世界”与“现象世界”所致的。

延续一贯的思路以及历史上的习惯,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现象世界的概念,即交换价值,所以人们一般简称的“价值”指的是交换价值

由于使用价值是依靠商品自然属性的,所以使用价值是紧密内在于商品这个自然物之中的。

但“价值”呢?

既然价值是现象世界的概念,与人类的交换活动密切相关,那么“价值在商品里面”的说法,又被动摇了。

(四)价值在“交换关系”之中

既然价值与交换活动密切相关,人们便意识到:商品的价值来自于它与另外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

塞缪尔·贝利在《李嘉图理论批判》中,否定了价值的“商品内在性”:

价值并不表示什么绝对内在(于商品)的东西,价值是作为两个可以交换的商品而构成的关系。

贝利指出,“价值”是通过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的。而且他进一步指出:

这种关系必须是“同时代”下的关系。因为,只有处于“同一时空”下,他们才有机会进行商品交换。

关于商品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被单独讨论时,它是孤立的。

一个孤立的商品,即离开了“交换关系”与“时空背景”,便无从谈论其价值,那么它也就不能被称为“商品”,充其量只是自然世界一个孤立的物品。

在这个意义上看,商品的本质就是价值

反之,既然它能被视作“商品”,就意味着它是能被用于交换的。这时,它便已处于“时空背景”与“交换关系”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讨论它的“价值”。

这个“同一时空下,所有商品共同构成的整个交换关系网络”,称之为

“价值体系”。

——是理解《资本论》的关键概念之一

在这个意义上,某一件商品的价值,与其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的“位置”相关;这个商品之所以能处于这个“位置”,与其凝结的人类劳动相关。

用现在“网络学”的语言:

一件商品在价值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关键“节点”,那他就有巨大价值。反之,它处于可有可无的“节点”上,那他就没有什么价值。

那么商品具体的价值大小,是如何通过交换关系得到量化的呢?

——下一集讲,隐藏在价值量化背后的秘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