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好的人生状态是怎样的呢?

发布于 2021-10-11 14:56

好的人生是怎样的呢?我分别用孔子和王阳明的状态来说。

王阳明的状态叫“凡事遇之左右而逢其源”,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遇到什么事情,之前可能觉得都是疑难杂症,现在都能“剖决如流”,意思是你的工作像流水一样一件一件地过,你做出判断和决策时,能把每一件事都能处理得恰如其分,毫不焦虑。

孔子的状态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回顾一生,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好好学习,三十而立,志有定向,矢志不渝了;四十岁的时候对各种人和事都看得很明白,不会疑惑,就是我们说的做个明白人;五十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自己的局限;到了六十岁,对别人的赞美和批评都想得开,这叫“耳顺”;七十岁的时候,不必刻意约束自己,只要自自然然去生活,去做事,活的自在。

所以,我们把孔子和王阳明的状态加在一起,就是既有修养,又有本事。我们学完儒家思想,就能达到“既有修养又有本事”的状态。

那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是王阳明的话,持志如心痛,知行合一。

 “持志如心痛”,持守着这个志向,就像心在痛。一心只在那痛上,光想着怎么完成这个志向了,哪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就像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的那句话一样,“我一直都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学习儒家精神,首先要学到心痛。心痛就是,不照那个正确思想去做,就浑身难受,非要做个好人,恨不得做个圣人,才能让自己舒服。

每一角落新企业文化价值观最后一句:"认真工作,认真生活",凡事离不开认真,用心,对自己负责,也对只能拥有一次的人生负责。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