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透视】杰瑞博士解读:剧本杀与心理学(中)

发布于 2021-10-11 17:58

剧本杀与心理学

(中)

—热点问题—

文|杰瑞博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探讨了游戏特别是线下桌游能给游戏参与者带来的各种需要和动机的满足,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这些动机的满足并不足以导致一个人游戏成瘾。

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为什么会上瘾?什么人更容易上瘾?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从神经生物学和人格心理学两个层面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探索。

#01

感觉寻求

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是一种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对变化的、 新异的、复杂感觉及体验的追求,以及为了获得这种体验而进行的生理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获得这些体验的愿望。简单来说,具有高感觉寻求人格特点的人,希望使自己时刻保持较高水平的唤醒状态,并为此寻求不断变换的新异体验。当类似或相同的刺激重复出现时,这种人立刻会感到厌烦,反应速度也会大为减慢。

因此,这些人更可能出现高速驾车者、使用毒品者、嗜酒者、追求高刺激性运动者(如蹦极)等等,甚至还包括喜欢吃辣的人。

对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研究最早来源于物质成瘾特别是毒品成瘾,但是后来研究者们发现像网络游戏、赌博等成瘾的人也都具有这类人格上的特点,而恰恰是因为这些事件具有非常显著的不可期待性,包括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等,就导致了他们非常符合一个感觉寻求人格特点的人的体验需求,也就是永远可能存在新刺激与新体验。

#02

 强化敏感性

强化敏感性(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理论认为存在两种相关的生理系统,一个是行为抑制系统,一个是行为趋近系统。简单的说,行为抑制系统发达的人,他们对惩罚的敏感性高,因此这些人更容易感到焦虑,总会担心发生糟糕的事情;而行为趋近系统发达的人,他们对奖励的敏感性高,这些人更喜欢美食、朋友等等这些奖励性的事物,如果这个系统异常活跃,那么个体就更容易出现冲动,且不停地寻找奖励。

基于上面对感觉寻求人格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行为趋近系统异常活跃的人似乎更容易形成感觉寻求的人格特质,对这些人来说,不同刺激、不同体验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奖励,所以,这就会促使感觉寻求特点的人不断去寻找新的刺激和新的体验,并从中体验奖赏带来的愉悦感,这也正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表达的正强化的含义的真实体现。

#03

奖赏回路

奖赏所带来的愉悦感从哪里来?

答案是: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与欣快和兴奋情绪有关的神经递质,人在高兴时有关奖赏通路上的神经元就发出较多的兴奋性冲动,并释放一定量的多巴胺。因此,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又被称为奖赏回路。研究发现,短时间内大量分泌多巴胺会作用于奖赏回路,并进而产生一系列强烈而短暂的刺激体验,也就是让人感觉到“爽”,而这恰恰是成瘾体验的生理基础。

而且,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剧本杀也在非常大程度上符合了这些人“成瘾”需求,具体包含了哪些要素,我们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关于剧本杀的特点中详细进行解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是否会成瘾,与他的人格以及生化因素有关,由此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一个感觉寻求特质高的人如果在网络游戏中如果会成瘾,那么他在其它方面也会成瘾,这才能说明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只对某一种事物成瘾,即使其它与它很类似的事物,他也可能无动于衷。这是又为什么呢?

#04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人格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契尔提出的“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CAPS)”很好地解释了这一问题。在米歇尔看来,人格是由一系列的“认知情感单元”组成的,所谓“认知情感单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各种能力、知识、信息的处理方式、计划性等等;这些“认知情感单元”在与环境和事件相互作用后,会以独特的方式联结成稳定的动力结构,这些稳定结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因此,可以说不同个体在人格上差异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认知情感单元”原有的差异,另一个便是认知情感单元组合模式上的差异。当个体面对某种情境特征时,通过人格系统动力的网络结构,某些认知和情感的特征模式将得到激活,而另一些单元则会受到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情境都会激活一个人人格中的某种对应的结构,并导致这个人做出特定的行为,但是,由于不同情境即使是类似的情境,由于他们所需要的“认知情感单元”会存在差异,因此所激活的人格结构也会不太相同,最终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具有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人,虽然会对网络游戏成瘾,但它却不太可能对剧本杀成瘾,同样也能解释新闻报道中一个社交回避的人却能在剧本杀游戏中侃侃而谈。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大致分析成瘾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同时简单的说明了一下剧本杀也可能同样存在这种引发个体成瘾的特点。那么,剧本杀到底有哪些具体的特性符合成瘾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呢?我们下次来进行详细分析。

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其聚焦认知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是提供认知人工智能技术供给和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31篇原创内容

注:本篇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查看上期文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