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的100多吨水银,到底从何而来?可能跟一位寡妇有关

发布于 2021-10-12 00:18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一则记载:

秦始皇陵墓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在秦始皇陵中,有水银制成的百川江河。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的陵墓中有着大量的水银,至于是不是江河湖泊,由于不能进入其地宫一探究竟,故而也不能肯定。

但陵墓中有没有水银,这一点,凭借着现在的科学考古技术,还是可以勘测得出来的。纵然秦始皇陵地宫很深,但水银极易挥发,经过了2000多年,便会迁移到地表。所以无需深入地宫就能探测出秦始皇陵中是否真的有水银存在。                           

1981年12月,物化探研究所的专家们在秦始皇陵的封土堆上采集土壤样品,并用研究所自制的测汞仪器对样品进行测量分析。

最后,经过多方探究测量显示,秦始皇陵地宫中的确含有水银,并且数量还不低,据保守估计,应该有100吨以上。

可问题是,这么多的水银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答案!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专门提到了一个女人——“寡妇清”。在经过历史专家的证实,这个女人名叫“巴清”,早年丧夫,故而被人称作“寡妇清”。

在《史记》中记载道:

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清,寡妇也。 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 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这个巴清是一个生活在巴蜀(四川)地区的寡妇,因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砂矿’的开采技术,故而世世代代靠着它,赚了很多钱。

而我们都知道,丹砂在古代,除了用做书画、化妆的颜料和尸体的防腐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它来“提炼水银”

一个商人,还是一个女商人,竟然能和皇帝的排场相匹敌,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但这个巴清寡妇却做到了!

当然了,巴清寡妇之所以敢这样,我想除了她本身富可敌国,拥有很多护卫之外,还有秦始皇对她的支持。毕竟在那个年代,皇帝才是最大的,太过张扬的话,势必会遭到清算。

但不管怎样,我们现在算是搞清楚了秦始皇陵中这上百吨的水银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了!主要是富可敌国的巴清寡妇垄断开采的丹砂矿供应而来的。

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只说到了巴清寡妇家族掌握了丹砂矿的开采,但他们所开采的丹砂矿主要来自哪里,司马迁却没有在书中说明清楚。也许就连他也没有搞清楚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