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行唐县司法局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布于 2021-10-12 18:42
今年以来,行唐县司法局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石家庄市“三基”建设年活动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打造法律服务工作新亮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县群众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为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做好村民法律服务及法律宣传工作,行唐县司法局把全县28名职业律师、18名法律工作者、11名公职律师为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330个行政村、6个社区全部配备了法律顾问,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开展,能够让村民及时咨询到所需要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基本实现了送法到家、普法入户、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建设,行唐县司法局与全县村支部书记建立了“支部书记法治建设服务微信群”。每个村支部书记可以通过微信群搜集社情民意,积极宣传各种法律法规,提供公证、司法鉴定、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村支部书记的政策、法律服务水平,化解了基层信访矛盾苗头,筑牢了矛盾纠份的第一道防线,分解了县乡信访压力。
“支部书记法治建设服务微信群”不仅是网络普法的宣传阵地、乡村振兴致富信息、技能培训的“推广站”而且还是人民群众的“大喇叭”。今年7月,上碑镇某村村民刘某在上碑镇赶集时走失,其家人通过“支部书记法治建设服务微信群”发布了寻人启事,各村支部书记看到寻人启事后,马上把寻人信息转发到各村村民群,一个小时后邻村支部书记在群内反馈回了刘某在邻村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走失的刘某。
截止目前,通过全县330个村和6个社区的法律服务群共发布法治宣传信息850余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92人次,举办网络法治讲座5期,直接或间接服务全县约10万余人,占全县近五分之二的人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今年4月份开始,行唐县司法局在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分别召开村居公共法律顾问体系建设推进会。
在推进会上,各村(局)法律顾问现场与村支部书记进行面对面对接,由支部书记推荐村法律顾问加入所包村的村民微信群,包村法律顾问通过各村村民微信群,直接为村民在群内进行普法宣传以及提供各种优质、高效、无偿的法律服务,在网上直接帮助村民化解各种民间矛盾纠纷和其他社会矛盾。8月份,司法局对村居法律顾问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指导他们建立了普法台账、普法截图、普法讲座,并签订了《聘请村法律顾问协议》,进一步以合同的形式书面明确了法律顾问的义务。
“乡村法律服务微信群”的开展,可以让每个村民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院落厅宅动动手指就可以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避免了群众的舟车劳顿,既节省了人力、时间和财力,又是送法到家、普法入户、覆盖城乡、遍及万民的一项惠民福利工程。
行唐县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不断有效满足全县群众日益提高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加及时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将对提升换届后的新一届村“两委”主要干部的综合素质、调处基层民间矛盾纠纷能力和提高全县群众的法治水平,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法治行唐建设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查看历史文章
永葆忠诚 纯洁队伍 努力锻造忠诚纯洁可靠的司法行政铁军
石家庄市司法局召开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
石家庄市司法局召开教育整顿座谈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