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幻想过上太空吗?在航天院工作是种什么体验?航天院士带你重拾“太空梦”!

发布于 2021-10-12 19:05

“将来我想当航天员!”
“我想造飞机、造火箭!”
……
你的童年,是否也曾有这样的梦想?

这两天,杭州一所高中的同学,重拾“太空梦”了!

10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周志成来到杭州市源清中学,为高中生带来了一场别样的“太空课”!

绕“嫦娥五号”奔跑的是什么?

“去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登月,返回时带回来了1.731kg的月球样品。在嫦娥五号返回、大家在寻找返回舱的时候,红外相机还拍摄到一只小动物蹦蹦跳跳地从镜头前跑过,大家猜那是什么?”

一个小故事,一个小问题,一开口,周院士就将大家的思维拉向遥远的太空。他说,这应该是一只小兔子:“大家猜测,‘玉兔’是等不及了,所以自己先跑出来‘接嫦娥’。这可是一个祥瑞的象征。”

周院士带着同学们了解了我国航天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也介绍了中国航天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表示:“航天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个普通平凡的岗位,是埋头苦干的身影,是对航天高风险时刻保持如临深渊的心态。伟大的事业也孕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培育一代代航天人成长、勇创辉煌的精神基础。希望同学们做作业一定要认真,因为点错一个小数点,就有可能产生千万的误差。”

“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强健体魄,长大后投身于强国建设的伟大任务!”

伟大的祖国在身后  我非常荣幸

“能来听周院士的课,真的非常开心。”不少同学表示,自己本身就对航天感兴趣,能听到这么一节课,相当激动。
“院士说,五院成功发射的航天器数量已经突破300颗。达成第一颗‘百星’成就用了41年,达成第二颗‘百星’成就用了6年,达成第三颗‘百星’成就只用了3年时间。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国力的强盛。”高二(2)班丁奕凯说道。
高二(8)班的杨宇轩对航天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学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希望未来我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二(8)班的孙添琦说,听完讲座非常感动:“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飞跃,从一颗卫星没有到现在综合实力世界第二,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默默付出、脚踏实地、不怕困难的精神。”
事实上,杭州市源清中学还有不少学生都参加过科技比赛并拿过名次。高二(2)班胡霆奕就是其中一名:“国力的不断增强,也让我感受到,我们身后还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在支撑我们。”他告诉少年学报,自己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校长:让学生追逐梦想
“希望他们能追逐自己的梦想。”谈及这次院士进校园,杭州市源清中学校长陈伟浓看到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神秘的太空会吸引着学生对航天的向往,如果我们老师能多努力,多宣传,一定能吸引更多学生热爱科学。”


在陈校长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这是青年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因为它是国家技术深度发展的支撑。我自己就是物理专业的,对科学有着天然的热爱,希望学生们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他也希望借此契机,同学们能紧跟当代科学家的步伐,以年轻的航天团队成员为目标,扎实学业,拓展专业,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兴盛、为人类的梦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图片来源:华语之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