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灵魂拷问】我们到底是堕落了还是识相了?
发布于 2021-10-12 20:15
昨天还是前天来着,又被催更了。
冠冕堂皇的以“最近有个大活动,工作很忙”为借口搪塞了过去。
其实,这阵子忙是真的比之前忙了些,但不更文的真相是写不出有灵魂的东西了。
一些问题,一些事情一直在思考,在判断,在考虑是否取舍(这里用了“是否取舍”,而非“如何取舍”,可见我是多么没有灵魂)。
思来想去没有结果,又自我安慰说,万事顺其自然吧。拖拖拉拉的时间就过去了。
今天早晨开车上班,载着同事,打发时间闲聊,东一句西一句,就扯到了孩子的教育,他说,他对他儿子的引导就是,比起“要当科学家”什么的理想,还是将来好好考个公务员来得最实在靠谱。他对他儿子的要求就是当公务员或者进国企。“老渔啊,你得承认吧,还是公务员稳当啊!”
撇开期间,我们争论的“家长对孩子引导”的重要性,我虽没反驳他“公务员稳当”这个事实,可我心里一直在问:
“人活着就是为了稳当吗?”
“稳当就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追求吗?”
“人活一世,难道不值得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冒点险吗?”
“安稳的生活,听从指挥、按部就班的工作”就等于“堕落”吗?
我也反思了一下我自己的生活。我所学的专业真正的牛人,要么是给政府和媒体当顾问,要么就是在高校当教授做学问。我同届的同学厉害的也当上硕导、博导或者是副市长这个级别了。
而我好像一直很“堕落”:从媒体到上市公司再到民营企业;从获过山东新闻奖到策划组织大型活动、撰写公司年度战略再到现在只负责每个周给公司发三条微信推文。工资是越来越高,能力是越来越差了,脑子里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堕落吗?
嗯,是真TMD堕落啊!
成年人的世界里是不是99%的人都经历和重复着这种意义上的堕落(可能形式不同,但内核一致)?
估计会被反问:你是不是想要的太多了?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别不知足,识时务者为俊杰。
嗯,好吧,所以你觉得我们用现在的价格体系和工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价值和生活的质量,并为之屈服,是堕落还是识相?
我想,年轻人应该是不会瞎琢磨这些问题的。因为我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也没想这些虚无的问题。忙着挣钱,忙着证明自己,忙着不带任何意义的玩乐,忙着让自己过上社会标准意义上的生活。现在,这些问题不定时且频繁的出现在脑海里。可能,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吧。
现在的老板,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白手起家,很了不起。之前开会他常说一句话: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舍弃什么?
刚开始也不懂,慢慢的,觉得这三个问题真的值得去深思,甚至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不断的、反复的解答。
最近看了两本书,不约而同的向我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第一本是《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人》
我记下了这样一句话:
人生不必要拥有那么多东西,车子啦、房子啦、妻子啦、孩子啦,这些东西会让人烦心不已,人生沉重不堪,只有舍得放弃,才能拥有真正值得自己留存的东西,随自己的兴趣活着,自由的人生,是活着的姿态。关键是你体验着生活,反省着生活。
第二本是《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
前言里有这样的话:
我们手里拿了太多的东西,如果不懂得放下,就会越来越重,而如果遇到更喜欢的东西,却发现已经腾不出手来去接纳它们。这时候,唯有放下手中的东西,才能够得到新的东西。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的,小到邻里之间的纠纷,大到生死,你放下也好,不放下也好,其结局并没有什么改变。不同的只是,放下的人,收获了一份轻松和快乐,而放不下的人,只能一辈子背着包袱过日子,不得快乐。
无论是舍弃还是放下,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
的确,我们一直在行进,在经历,谁也不是预言家,保不齐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遇到自己更加喜欢的人、事、物,所以注定我们要不断的舍弃和放下。
无论是舍弃过往已经拥有的,还是舍弃更加喜欢的人、事、物。
所以,我们可能的确是在不断的堕落,因为我们不懂得取舍和放下,注定背负的包袱越来越重,越来越重,也就越来越不快乐!
记得年少轻狂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就像是一只不知好歹的野兽,为了自由,横冲直撞,不管不顾。
可实际呢,还是图安稳没自由,循规蹈矩地大学毕业、读研、找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碌碌无为。
嗯,的确,我识相地接受了生活对我的改造,事实证明,老虎狮子都能被驯化,何况是人呢?
今天下班路上,天上的云很美,(虽然我没有拍下来,因为飞驰在高速上为了更快的回家),心里想着:趁着这样的天气,放下一切,去流浪吧!
“好好写作业!周一到周四晚上不能玩手机!别跟我讨价还价!”
嗯,也就是心里想着。
P.S.许巍原唱的正版《蓝莲花》,需要花两块钱购买。所以识相的我,犹豫了一会,选择舍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