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术前讨论制度

发布于 2022-05-19 10:08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指以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为目的,在患者手术实施前,医师必须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和处置预案等进行讨论的制度。

一、目的

术前讨论是外科系统对即将接受手术病例的一种会诊形式,是保证医疗质量、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手段。

二、意义

通过对某个病例的诊断分析,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式、术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或术式改变、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讨论,实现个性化治疗。同时,通过讨论,可以完善病历内容,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三、、基本要求:

1、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

2、术前讨论完成后,方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术前讨论的结论应当记入病历;

4、讨论的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

5、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四、术前讨论流程

五、术前讨论记录内容(讨论情况须记入病历)

1、患者术前病情及承受能力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因素);

2、临床诊断和诊断依据;

3、手术指征与禁忌症、拟行术式及替代治疗方案;

4、手术风险评估;

5、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急措施;

6、术前准备情况;

7、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

8、围手术期护理具体要求;

9、麻醉方式与麻醉风险等。

六、纳入全科术前讨论的范围

1、新开展手术;

2、高龄患者手术;

3、高风险手术;

4、毁损性手术;

5、非计划二次手术;

6、可能存在或已存在医患争议或纠纷的手术;

7、患者伴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手术。

七、门诊手术如何进行术前讨论

门诊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形式,由参加门诊手术的医师及相关人员在术前共同进行讨论。原则上采取在门诊病历上记清楚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