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民时评之弘扬光荣传统,为民纾解难题
发布于 2021-09-14 12:06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经常在下乡时用自己的钱接济生活困难群众;收留3名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之后经济更加拮据,他甚至献血换钱给孩子补充营养,折射出共产党人始终心系困难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无私情怀。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就必须把最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确保新征程上同样“一个也不能少”。【举例+现状+对策+意义】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当前,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尤需各级党委和政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多出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引用习总书记的话+现状+对策+意义】
四、结尾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凡事想着群众的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生病后,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评价“郑九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就一定能永葆党的初心本色,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用典+举例+对策+展望未来】
【解读】人民日报之在办实事中推动基层善治
【解读】人民时评之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解读】人民日报之知识产权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