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前瞻丨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专家解读(三)
发布于 2021-09-23 11:43
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计划
专家解读(第三期)
”
上周,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院长申晓娟的《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和浙江省文化馆首席专家王全吉《实现群众文艺在新时代繁荣发展》的相关文章,两位专家从各自的角度,为我们深入解读了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本周,我们将继续带来“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专家解读 (第三期)” ,本期带来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彭泽明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巫志南的相关解读和大家分享。
一图读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专家解读(第一期)
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专家解读(第二期)
增强实效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当务之急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彭泽明
《规划》把“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纳入“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足见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是贯彻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覆盖面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适用性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符合实际。覆盖面和适用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互促共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实现途径,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规划》提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供给能力。
《规划》主要从进一步完善免费开放管理机制、完善延时错时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增强供给能力的实现路径。其中多条路径具有创新性,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多层次供给弱项、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十分有效的办法。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的关键是供需精准对接。
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享受和参与的主体,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必须牢牢抓住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期盼。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高低的试金石。《规划》再次强调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面向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服务体系等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更加要求把工作做细做实。《规划》立足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提出推动建立集需求采集、采购配送、监督管理、反馈互动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平台,组建以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高黏性粉丝文化社群,为构建新型服务提供与反馈模式、真正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指明了可行方向。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的新动能是推动融合发展。
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制约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的瓶颈。《规划》首先针对文化和旅游系统内公共文化资源“孤岛”现象,明确提出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的联合发展。同时,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和“真融合、深融合”的要求,强调继续抓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规划》重点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常态化机制、推动高校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与中小学双向融合机制等方面,提出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融合路径,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相关规定。《规划》坚持开放共享理念,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农业、卫生、科普、民政等领域惠民项目的跨界融合发展,对培育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生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动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必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巫志南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党和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明确的政策指引下,各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也得以快速生长。至“十三五”末期,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和市场主体已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劲动力、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社会力量提供的各类公益性文化服务已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生力军”效应初步显现。
但是全国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仍然存在认识不统一、推进不同步、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东强、中温、西弱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规划》在主要任务部分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进行规划部署,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准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普遍性现实问题,聚焦“政府购买”“社会参与”“志愿服务”3个方面,对“十四五”期间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一是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规划》把“举办全国或区域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大会,搭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作为推动全国各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切入点。为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规划》强调了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完善承接主体资质评价机制和评价约束机制,如此可有效规避“鱼龙混杂”的难题。
二是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规划》指出,要“稳妥推进县以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对存在人员缺乏等困难的公共文化设施,鼓励通过服务外包、项目授权、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入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运行或连锁运行”。这里之所以强调“县以下”“人员缺乏”等关键词,主要是“县以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较为适应当前全国范围内社会力量起步阶段的情况;“人员缺乏”则反映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场地设施新建改扩建比较普遍而事业编制管控较严的实际情况,这些场地设施比较适合引入社会力量管理运营。但即便如此,上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仍应毫不松懈地加强政治导向审核和质量监管,并且注重在实践中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规范的文化类社会组织。
三是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不只是要发挥好社会和市场主体作用,其实文化志愿服务是社会化的重要实现方式。《规划》指出,下一步全国文化志愿服务要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灵活高效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其中关键是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和工作链条,如此才能逐步提高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规划》具有较强的理念引领和政策指引特性。在理念引领方面,《规划》强调全国发展均衡性要求,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和主干平台支撑;在政策指引方面,《规划》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途径和方式为全社会提供公益的或准公益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用好政府购买服务的杠杆撬动和激励作用,为社会力量成长发展等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生态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