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游泳池里一展身手吗?赶紧培养你的水感吧!

发布于 2021-09-26 06:33

相信很多人可能都在泳池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两个游着相同泳姿的人,且泳姿等技术没有相差甚多的情况下。一个不急不缓并且保持着较快的速度流畅前进,另一人的频率是前人的几倍不止却始终没有较高的游进速度。

这或许就是因为“水感”的强弱所致。

水感的定义

所谓“水感”,是指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随身体姿势的变化,对水的特性懂得、感知、利用能力。

有的优秀运动员能感觉到水从身体周围流过的情况。在游进时,水对手指尖、手掌、面部周围、躯干、脚都有感觉,这种高度水准的水感,使运动员能自我判断游进是否均匀、快速和省力。

水性和水感

很多人对于水感与水性的区分处于一种很模糊的状态,在这儿告诉大家水性更强调的是呼吸熟练程度。

而水感指的是游泳者对水的综合理解、体会和感受,它是在游泳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在大脑里对水的直接感觉。类似于音乐的“乐感”,语言的“语感”。

水感既可以是先天的禀赋,也可通过活动实践获得。经验表明,后天的实践及训练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水感”。

如何提高水感?

训练开始前和训练间歇时可适当安排些有益于培养水感的水中动作如水中倒立、水中滑行等。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培养人体在水中的感觉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水感。

另外,加强协调性训练也是增强水感的方法之一。

良好的协调能力必然在技术上有所反映。协调性好的人,表现为手脚能力协调运动形成合力,更容易抱住水。

例如蝶泳时,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是:第二次打腿没到位,臂加速推水不够,造成手脚配合脱节。协调性较好的人,手脚通常能很好地配合起来,“抱水”感觉较强,很容易地形成了正确的动作。而良好的“水感”有助于形成规范的动作,规范的动作也有助于对水形成较好的感知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水感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一般人获得的方式就是经常下水。长待在水里的人对水的感觉和把握,要远远胜过不下水的人。

因为人体的表面布满了感应系统,这些感应系统的灵敏程度,决定着你对肢体动作的支配能力。比如手指的动作就远远胜于脚趾的动作,但如果没有了手的人在经过训练之后往往能用脚趾代替手。

因而常在水里的人体表的感应系统对于水的流动能够精准的把握,随之也就支配肢体做出相应的动作去追随它,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因此要想得到良好的水感,说到底就是要多接触水。

想在泳池里一展身手吗,那还不抓紧培养你的水感!



猜您喜欢

 为什么你的蛙泳速度很慢?

那些长期游泳的人,到底会不会伤阳气?

 自由泳的速度,为什么比其他游泳姿势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