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荐 | 夸孩子“聪明”也错了吗?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发布于 2021-09-26 08:28

△点频,边听边看
从前有个小女孩,因为成绩优异,经常被家长夸赞“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学校也常常受到老师优待她享受着这些赞美,一直努力学习以不辜负大家的期待,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名列前茅,但她依然觉得不快乐,因为她在学业上总会遇到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这让她经常有种挫败感。
如果你也跟她一样,觉得自己在困难面前容易感到沮丧绝望,或者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失败,那么请跟我们一起走进德韦克的故事。
01
夸孩子“聪明”错了吗

卡罗尔·德韦克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后来她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为了解开一直以来的困惑,她和她的团队针对表扬对孩子的影响做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会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第一轮测试中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孩子分成两组给予反馈,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他本次的得分,以及一句表扬的话。
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对智商的夸奖,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对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你表现得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这一轮可以在两种不同难度中自由选择。结果,在第一轮中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中大部分人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德韦克表示,“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这等于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都参加同一种测试,这次测试很难,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然而,两组孩子对失败产生的反应却差异巨大
先前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他们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认为他们失败是因为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在之后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的关键的孩子往往处于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会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想方设法确保其他人只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一旦面临失败,就会感受到威胁,所以他们总是逃避挑战,惧怕失败
而那些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孩子,则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者,他们愿意挑战新事物,学习新东西,更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将失败看成一种学习的机会,坚信成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02
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想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
比起“聪明”“美丽”这种与生俱来的形容,家长应该多表扬孩子“努力”“用心”,让孩子知道,有天赋虽然好,但后天的努力更有助于解决问题,通过言传身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应该利用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专注于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其次,乐观面对失败。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家长喜欢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学习成长的标准孩子的成绩好,家长就奖励、表扬孩子;孩子考砸了,家长就批评、责罚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承受巨大压力,把努力学习当作取悦家长的方式,而体会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失败,也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作为父母,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去思考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寻找改进方法,激发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而不是时刻拿着成绩这个单一标尺去衡量孩子。
最后,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
“你看小王这次又考了年级第一!
看,家的小红都当班长了,你为什么当不了?”
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望,所以就会有不少人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这一比,不但自己心里住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还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别人,无法让父母满意。
不要让期待变成对孩子的“伤害”,有时候,家长不妨适当在孩子面前“示弱”。比如,跟孩子一起做练习,然后故意在孩子常出错的地方做错一两道题,然后让孩子扮演老师,给自己批改卷子。当孩子看到家长也会犯错,自己还可以帮家长改正错误时,他们通常会很开心,也会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让孩子明白,再学识渊博、再强大的人也会出错,坦然接受、及时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
03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是乐观的,那么孩子也会是乐观的。
如果孩子经常听到永久性、普遍性的批评,比如“你真的不够聪明”,“你就是不擅长做这个”,“你永远也学不会这个”,那么他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转向悲观。因此,当你想要批评孩子时,请注意选择暂时的、特定的、可以改变的言辞,比如“我觉得你不够努力”,“如果你更认真一点儿,我想你能做得更好”。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作者:彭凯平,闫伟

播音:中信书院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本该是幸福的,物质充盈、信息发达……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常感到焦虑、烦躁、沮丧、难以专注,也因此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践,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异性,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

—The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