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唐诗解读——杜甫之《秋兴八首》(其一)

发布于 2021-10-08 08:40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

巫山巫峡——巫山,山名,其下为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巫山又是县治,均在四川东境与湖北接壤处。

塞上——指高山险峻之地,也可以是指北方的关塞。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外临长江的山头,位置较高,是三国时代刘备托孤之处。

砧:捶砸东西时垫在下面的器具,一般以铁,石、木制成,这里指妇女缝衣捶衣垫底的器具。  解读:

《秋兴》八首作为组诗,在意境的营造上,诗人首先着力表现秋日萧瑟的氛围,并将其作为统帅全部八首诗作,因而整组诗都蒙上一层浓厚的凄清哀思。在诗歌的构思上,诗人将秋日的天地表现得辽阔苍远,且在这种博大寂寥空间背景下,反衬得诗人形象显得极为渺小孤独。

第一首诗统摄全局,是诗人“秋兴之发端也,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悽紧”。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是全组诗之总领。“玉露凋伤”是说时令已至三秋,清秋时节玉露涓滴,不时摧折着江边的青枫林。观者置身其中,丝毫感受不到秋色渐浓的喜悦,反倒不时萌生一种强烈的归思和哀愁。置身巫山巫峡之间,风云暗淡,诗人水归不能,心情既象江水的翻滚,也象塞上风云的阴暗。何时才能回家呢?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联“萧森”而来,诗人将眼前之景与万里之外的“塞上”相联,构成一幅辽阔的画面。

杜诗研究专家曾对这一联作过如下分析:

“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杨伦《杜诗镜铨》引前人注)

我们在读到这句,眼前呈现水天相接、风云弥漫的景象,也自然而然会想到它们各们象征的含义:诗人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正在发生风起云涌的战乱,以及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的民众该如何艰难度日。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在诗人的幻想中实现了情理逻辑勾连与绾合。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一联实为整首诗中最为震撼人心的名句,也在整组诗的地位极其重要。王嗣奭认为这两句:“后七首皆胞孕于五、六两言中也;又约言之,则‘故园心’三字尽之矣!”

首先这两句巧妙的数字对,与前文意象地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衬。“孤舟”对“丛菊”,在寥廓背景的衬托下,更显得孤舟之“孤”、之渺小。“一系”对“两开”,将诗人的归思之情愈发彰显,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感更加深厚。“开”对“系”动词对,是一语双关,形成了属于杜甫独创的前后“双照”结构。“开”自然是指秋日菊花的绽放,“孤舟一系”则是实言回乡的小船长系岸边,始终无法启航,也只得归乡无计空嗟怨的地步了。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高高的白帝城上,风送砧声,更听得真切,战争未息,又是一年秋天了,好久才能回到久别的长安呢?全诗结束于秋寒裁衣的刀尺与夜月捣衣砧声中,意境悠远,耐人寻味。在“寒衣暮砧”中,秋气之萧森,战争之扰攘,归途之阻梗,归思之无穷尽,俱可见之,却又不著一字。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