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引来全国戏迷抢票

发布于 2021-10-10 08:23

  □ 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范雅琴

    一场戏剧节,会为一座城市迎来怎样的狂欢?9日晚,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开幕,武汉京剧院创作演出的京剧《母亲》在琴台大剧院上演。为了这场两年一次的戏剧盛宴,全国各地的观众们“打飞的”到武汉追戏,焦晃、魏明伦等老艺术家的“获奖现场”更为戏迷们带来惊喜与感动。

    ■ 获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

    85岁焦晃“还愿为中国文化出力”

    开幕式上,著名表演艺术家焦晃、著名编剧魏明伦获颁“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两人都是年少登台,在不同的戏剧、戏曲道路上,一位奉献给了舞台,另一位则走向了幕后。

    听到“焦晃”的名字时,观众席里一片惊叹声。因为在《雍正王朝》中饰演康熙皇帝为广大观众熟知,焦晃却远离荧屏、回归舞台。他从艺半个多世纪,塑造过一批批成功的角色,从未被观众忘记过。

    当85岁的焦晃缓缓走上舞台,身姿依旧挺拔,声腔依旧有力,观众们立即奉上热烈的掌声。

    感受到武汉观众的热情,焦晃说道:“我非常荣幸得到这份奖励,我不会把它看成是我个人的荣誉,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我60多年来在不同创作集体中与许多一同创作的伙伴们的共同肯定。我在这里特别怀念过去和我一直在各个创作集体中共事的创作伙伴们。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虽然我年纪大、身体也不好,但是我觉得只要有可能,我还愿意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敬上一份心,出上一把力。”

    ■ 各地戏迷来汉“追戏”

    最大遗憾“没抢到票”

    9日晚的琴台大剧院里,银发的老戏迷与年轻的小观众并肩而坐,来自各省各地的观众“拉清单”购票。这一场戏剧盛宴,让全国戏迷集体“过节”。

    开幕式开场前,81岁的蔡志雄和老伴周美君还在核对着手写的“抢票清单”,为没抢到票的场次遗憾不已:“话剧《桂梅老师》、花鼓戏《蔡坤山耕田》、高甲戏《范进中举》、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还有闭幕演出《香山之夜》,都想看!”老两口来自成都,为了不错过开幕演出,他们9日早晨5时30分就起床了,赶早班机飞到武汉。这一趟,他们要在武汉待到28日,“20天全是精品好戏,一场也不能错过。”而这已经不是老两口第一次来武汉追戏了。

    无独有偶,京剧戏迷舒镇东从江西而来。第一次来武汉看戏,他就爱上了这里:“武汉不愧为‘戏码头’,戏迷不仅爱看戏,还懂戏,剧场的效果也非常好,今天真是不虚此行。”

    除了这些资深戏迷,开幕演出现场还来了不少小朋友。七岁半的舒怀瑾在妈妈的指导下来观看京剧《母亲》,她说:“我已经学习了一年的京剧,今天在现场看到演员们的演出牵动观众的情绪,我在被剧中人感动的同时,也被演员们的专业所感动。希望未来我也能站上舞台,面向台下的观众进行真情演绎。”

 


掌声从开场就没停下
京剧《母亲》让台上台下共情

□ 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9日晚,从武汉三镇赶来的观众,从四川、江西远道而来的戏迷,在两个多小时的大戏中,用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让“母亲”的呐喊响彻舞台上下。武汉京剧院京剧《母亲》将“革命的母亲”葛健豪休夫离家追求光明,携儿带女走向世界的革命故事、传奇人生搬上舞台,一次次感动着观众。而在这出戏的背后,是主创们绵延近40年的创作情。正是这段“念念不忘”的红色情怀,让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在观众中收获“回响”。

    ■ 沉浸两小时

    观众赞不绝口

    大幕缓缓拉开,如雾般的软幕后,柔美的舞蹈开启了京剧《母亲》的演出。当光影在软幕上投影出人潮汹涌的街头,观众仿佛也置身彼时彼地,却又在一瞬间,随着变幻的灯光走进了葛健豪的真实人生。大戏还未完全铺开,仅仅是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开场,已经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在《母亲》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一阵响过一阵的掌声再没有停下。舞台上,武汉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刘子微踩着三寸的跷,以当今戏曲舞台上少见的“跷功”还原出葛健豪“三寸金莲走世界”的传奇人生。与饰演蔡和森的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蓝天一道,这对母子远赴法国、投身革命。

    ■ 一位“革命的母亲”

    牵动40年创作情

    在《母亲》的每一轮演出中,当刘子微捧着为儿子做的鞋,接到儿子牺牲的噩耗时,总是台上台下哭成一片。母子情、家国情,在舞台上下传递。

    在9日的“一剧一推介”——京剧《母亲》媒体见面会上,主创们道出了剧目背后近40年的创作情。早在1978年,剧作家赵瑞泰就与蔡和森、向警予的儿女相识。1984年,与蔡和森之子蔡博彻夜长谈后,葛健豪就此留在了赵瑞泰心中,“她裹着一双小脚,几千年封建制度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但她硬是迈着这双小脚反封建,而且反得非常精彩。”20年前,看到赵瑞泰编剧的话剧《母亲》,刘子微也动了情,“这个角色,我牵挂了20年。”而几年前,《母亲》剧组赴湖南深山为葛健豪扫墓,这位“传奇的母亲”又让总导演黄定山夜不能寐。“一个戏剧家的幸福是做你内心想做的题材和戏剧,《母亲》就是这样的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