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放屁,会传染细菌吗?关于放屁的科学研究...
发布于 2021-10-10 08:24
这些年,被各种热心媒体科普着,咱们渐渐知道:一天放6-20个屁,才是每个健康人的正常行为。
也大概知道了每一个屁的出处——肠道内的细菌吃着咱们体内发酵的食物,然后一起微观地放屁(当然,我们咽下的空气也对屁有一定贡献值)……
平均算来,一个屁大约由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气组成——而以上所有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
臭屁的始作俑者,是剩下的不足1%,比如氨、粪臭素。当然,屁里通常也总会混有硫化氢,它们大多来自黏液,使屁带上一种不可明状的臭鸡蛋气味……
可是,知识了解了这么多,你有没有认真想过——正常放一个屁会不会传播细菌呢?毕竟,理论上说,屁的速度达到 243 米/秒,动力十足……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护士,对次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引发出一场实验。
1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兢兢业业,心系病人安危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一次手术中悄悄放屁后,突然想到:屁会不会传播细菌,污染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呢?

事实上,手术中不仅医生可能放屁
也确实发生过病人放屁造成手术室起火的事件
如果在做手术的时候,手术室里的每个人都放几个屁……会不会导致患者感染风险飙升?难道需要生产 N95 口罩一样的“屁罩”,来防止惨剧发生?

为了探究这一严肃问题,她查阅了不少书籍。
然而,没有证据表明事实是否真的如她所想,于是,她去咨询了卡尔 · 克鲁泽尔兹尼基博士——一位涉猎广泛,常年通过广播为大家科普知识,不仅研究过人类与动物的排便时间是多久,还被列入澳大利亚 100 名国家宝藏之一的科学家。
2
卡尔·克鲁泽尔兹尼基博士,同时拥有数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和外科学位,且对未知充满好奇。但是,被问及屁里到底有没有细菌时,他也卡壳了。
博士决定搞懂它。
他想到了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找个人放屁,看看会不会喷出细菌不就好了?

于是,卡尔博士联系了堪培拉的一位微生物学家,共同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
让一位志愿者放两次屁,一次穿了裤子,一次不穿裤子。
两次放屁时都高撅屁股,使屁可以分别精准地落在仅 5 厘米之遥的两个培养皿上,然后对培养皿进行培养,观察是否会有细菌群落。
3
2001 年夏天,堪培拉的一间微生物实验室内,两位科学家模样的男人身着实验服,焦急又热切地等待见证奇迹。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志愿者缓缓脱掉所有下装,高高地撅起了屁股。只听“噗”的一声,一个屁从肛门喷薄而出……

在离屁股 5 厘米的地方,正放着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培养皿。
仅仅经过一夜,两个培养皿就见了分晓。
不穿裤子放屁:培养皿上出现了两种细菌的团块。
穿裤子放屁:并没有引起细菌繁殖。

穿裤子放屁后得到的培养皿
那么,这些细菌都是什么细菌呢?
卡尔博士在对培养皿中的细菌分析之后,发现它们是正常的肠道菌群,并且并无害处。
关于这样一次实验,卡尔博士最后给大家提出的建议是:我们的最终结论大概就是……不要在食物附近裸体放屁。
把博士的话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
① 确实,放屁会崩出细菌。
② 脱裤子放屁,不仅多此一举,还会传播细菌。
最后,记得勤换内裤,勤洗内裤哦。毕竟是它,默默扛下了所有有声无声的屁。

来源:果壳、科普中国科普百科、科普苏州等
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科研圈更多内容,欢迎访问与加入超级课题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