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究竟能否培训,怎样教育?

发布于 2021-10-11 18:13

   要做事,先做人

             ——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初论

李克勤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 要:“要做事,先做人”,可以看做是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的一种表述。从理论与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在企业家素质教育之道里,做事与做人,培训与教育可以达成辩证统一。

关键词:企业家;素质教育;做人与做事;道器变通

一、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的理论要义:做人与做事的辩证统一

“要做事,先做人”,这一个理念最近这些年得到越来越多企业家的识别、认可与实践。这一理念既是企业管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企业教育理念,进而从理论上可以看做是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

素质与能力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素,是一贯的意思,素质就是一个人形成习惯的一以贯之的品质。一个人的能力会有起伏变化,而一个人的素质形成之后,就保持相对稳定。比如在重大比赛时,杰出运动员赢得比赛往往靠的是综合素质。同样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主要表现为企业员工之间素质的竞争。

企业收益的获得当然与企业员工做事情的能力直接相关。可是,企业风险的防范则与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直接相关。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正在于此。有些极其风光的企业为什么会一夜之间砰然倒塌?木桶理论告诉我们,那是企业的短板不够长造成的。企业的短板,多半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企业员工的素质问题。企业的有识之士尤其是企业家发现控制企业的短板,不能靠单纯提高企业员工的能力,而是必须使员工具有企业生存最基本的素质,其中首要的是道德素质。按照中国文化约定俗成的理解,做人强调的是人的道德素质,做事强调的是人的能力。因此,该理念对企业员工而言,意味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不合格,做事的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大多采用的是管理的形式,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是存在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企业家对企业的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例如张瑞敏在海尔起步阶段,让职工改变在工厂内不讲卫生的习惯,就是典型的素质教育。这为后来海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并且是牢靠的员工素质基础。海尔的案例,也是“要做事,先做人”的典型案例。张瑞敏作为企业家,他的企业家之道,就含有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

“要做事,先做人”,达成了目的与目标,做人与做事的辩证统一。做事的前提是做人,人比事物更重要。做事是为了人而做事的,做人带有根本的目的性,做事只是这个目的性的某个具体目标。目的指导目标,目标反映目的。这从理论上可以看做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的基本内涵。

二、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的实践要义:培训与教育的辩证统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模块叫员工培训,这是目前企业管理理论里最接近教育的成分。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教育成分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常识。否则,没有教育企业文化就无法产生。因为假如没有企业家对员工的教化,就谈不上员工对企业使命、理念的认同,员工就不能被企业文化所同化。企业文化也就只是空洞化而已。随着“要做事,先做人”在企业界的识别、认同和实践,企业培训以技能培训为主逐渐转化为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局面。各种励志性的培训实际上就不是单纯的管理培训,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了。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在实践上将传统的管理培训与现代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三个特征:(1)在思想意识层面:对员工引导为主,制度约束为辅。这个方面更多依靠企业家个人人格魅力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些会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企业家对员工的素质教育,绝不会搞应试教育的那种形式的考试,但却离不开考试,企业家和其领导的企业时刻都在接受市场的考试。张瑞敏就说他总是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这对于海尔人在做人上,形成“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习惯,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海尔人做事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2)在企业共同的使命层面:提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东中山建华管桩的创始人许景新,自己有个理念“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他在企业内部逢会必讲,连每年春节慰问业务人员家属的“太太会”也要用他独特的生动的讲解,阐述做人比做事重要。结果在公司内部就形成了这种“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文化氛围,进而也在市场上树立的独特的企业形象,为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起到了决定性的基础作用;(3)企业日常组织管理层面:力求知行合一。通过日益正规化管理,将员工从整体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所谓正规化管理,就是使得企业日常工作程序,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不断归纳整理出符合实际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让“要做事,先做人”从形而上的道,逐渐器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要求。

三、初步结论

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深刻的思考,在企业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中国企业家,这指的是那些真正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领导者,他们在最近这几十年的实践中,及时发现了这样的真问题——要经营好企业不能只管做事,不能只强调人的能力而忽视做人,忽视人的素质。所以,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要做事,先做人”。并且,在理论与实践上,作了极其深刻的探索,他们在企业理论层面达成了做人与做事的辩证统一,在企业实践层面达成了培训与教育的辩证统一。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企业家的素质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李克勤.企业家成就事业的道器变通[J].经营与管理,2009(02).

我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谈四自:自主、自律、自信、自强

我和年轻的创业者一起登上电视屏幕

李克勤(jixuie)后记:这是我发表在《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年第1期)上的一篇文章。这些年我除了在《中国集体经济上》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了一个系列文章,专门研究乡村红色企业家外,很少在纸质媒体上发文。原因我想不言自明。但是,我在自媒体上发文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这是社会之需要,当然也不是什么唱高调。

关于企业家素质,我研究这门课程已经16年多了,体会很多,道器变通理论体系也已经建立。艺无止境,研究没有完结。中国的企业家队伍离不开培训和教育。这里要搞清楚一个观念,一般认为企业家是天生的,这也没有什么大错。但如何发现企业家,这是个问题。在教育领域是否有发现企业家的责任或者义务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不仅发现,而且引导教育是可以做得到的。这篇文章就是我的想法说法和做法的一个总结,也可以说是我的道器变通的一个侧影。

请特别注意:企业家的产生并非是一个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过程,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这在我研究吴仁宝他们的成长过程里,早就得出了结论。

参阅:我在《中国集体经济》发的红色企业家系列文章《组图》


企业家如何发现,如何培养?这是教育领域不能不考量的。根据我的实践经验,问题在于采取合适的教育引导方法要行得通。

道器变通的简要解读

我的道器变通之“三法三通”

最后要特别强调,企业家不同于资本家,二者是不同的。资本家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的创业者。

不过也要注意,企业家一般指的是私有制企业创业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企业的创业过程里,出现了红色企业家,而红色企业家是完全可以培养的。

声明一点:培养企业家是个新课题,需要各种各样的探索实践,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参阅:

跟着毛教员学做MBA教育:《领导、问题与危机管理》

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红色管理案例功能分析|学党史体会

道器变通:在武汉大学对MBA的攻读与感悟

吴仁宝道器变通大胆想象的三个问题

从巴纳德组织理论看红旗渠建设的协作管理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有我的文章

用心沟通,靠脑把握:《企业家素质》教与学

从教15年:一个老大学生的读书与悟道

好企业的特征探析:恒久的道器变通
做强企业的“强”字解析
我的一张大名片:道器变通
我的新华博客获湖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回顾
济学
济学,就是帮助学生,促进学习,提高学术水平。济学勤为径!
928篇原创内容
中国CPU诞生,胡伟武去毛主席纪念堂报捷【视频与图】
被毛主席称为广西才子的这位战犯为何把《矛盾论》与《易经》相联系?
武钢工人对毛主席的特殊感情为何如此深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