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爱又骂的公益产品化,到底是个啥?
发布于 2021-10-13 23:05
在公益领域摸爬滚打十几年,新概念新倡议,每几年就有一波:社会创新、社会企业、公平贸易、跨界合作、集合影响力等等等等。但真被实践下来的,没几个。
公益产品化,可能是最近几年讨论(争议)比较多的。感谢此前ABC邀约,分享下我对它的理解和思考。 1 我所看到的公益产品化
规模化的需求需要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因为人口基数庞大,即使是比例很低的小众议题/需求,其绝对值也是庞大的,即“需求是上规模的”,如我国有心智障碍者1100万,罕见病患者群体约1680万等。规模化需求的存在,需要具有规模化服务潜力的解决方案。 有效的解决方案需要被规模化:试想如果有一个方案,可以有效支持视障人群的基本生活和出行,它是不是值得被规模化,让每一个视障人士有机会获得和使用?如果不,就会形成“一部分人获得了服务,而另一部分人被忽视”的局面。 规模化需要可靠稳定的生产和交付机制:要保证一个解决方案在面向大规模群体服务时能够稳定、有效交付,就必须有能力脱离少数人的经验主义,具备可靠、稳定的生产和交付机制——不管是谁来执行,都可以达到服务效果,这些就是大家常说的系统化、标准化,也就是“公益产品”的重要属性。
2 公益产品化如何为我所用
项目制框架下难以保证“需求导向”。虽然从内心知道做公益服务要“需求导向”,但在资源方主导话语体系的项目制框架下,会不由自主地往资源方倾斜,做得越来越“资源导向”,导致目标/使命漂移。 对于创新性的公益服务而言,很难做到完美规划。「投入—活动—产出—效果—影响力」这套方法,可以用于那些经过「开发—测试/验证—学习改进」的成熟服务规划,但对于很多仍处在从0到1过程中的探索性服务来说,要从设计之初就非常明确最终效果及影响力,并在执行过程中无任何调整顺利开展,并不太现实。即使为了申请资金,我们可以写出一个看似通顺的逻辑框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要基于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我们学习和运用产品思维,不是因为产品思维更“高级”,而是因为产品思维更“高效”,更能够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毛磊觉得从项目制到产品制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内在动机”,内在动因大于工具方法——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产品,才能真正做出好产品。(原文|入行5年遇到“使命漂移”,我带着这些问题走上公益产品化之路)
南都基金会提出“公益产品”概念的出发点,源于对公益项目质量和结果的观察、思考和衡量。(原文|彭艳妮:我们如何掀起“公益产品”的浪花)
在探索发展中,尽可能地优化资源使用效率,采用“精益”思维,践行“设计/开发--衡量验证--学习改进”的理念和方法,不以“执行计划”为优先,而以“探索有效解决方案”为优先。
本末倒置:把"产品化"当作资源拓展、突破机构资源瓶颈的重要策略,把心思花在的产品包装上,却忽略了产品最根本、核心的价值是用户/服务对象需求。只有当一个公益产品是好产品时,才会吸引,也才会值得更多资源的支持。 缺少数据验证:一个产品是否是好产品,要看"用户/服务对象"愿不愿意参与使用、使用效果如何,以及是否有人愿意为此买单(不一定是用户/服务对象直接买单,也可以是政府、资方买单)等,这些都需要扎实的数据支撑来做出判断。而对于尚未形成监测评估思维、能力、常态化操作的公益伙伴来说,在产品交付运营中,持续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以此指引产品决策,无疑是个大挑战。 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和支持机制:从项目制工作,到产品化运营,不简单是换个说法,会对团队核心能力、协作机制、决策机制等,都提出新需求。所有这些需要时间和专业支持,来引导塑造和养成。然而,目前依然缺少针对公益领域的产品方法论和支持体系(*如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加我微信聊一聊)。
3 回到个体选择,有用有效最重要
---------------------------------------------
2017马来西亚,by Rui
在魔都221向你问好|旁观者Rui-011
2021.10.13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