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的禅坐?

发布于 2021-10-18 06:43

禅坐的地点、时间 

初学禅坐,最好选择宁静、无人打扰、通风之处为宜。禅坐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紧身衣物应于禅坐前松除。长时禅坐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巾覆盖两膝,以免受风寒。若在屋内禅坐,颈部勿靠近窗户,以免强风直吹颈部,而受风寒。

禅坐的时间,除了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禅坐前注意:禅坐前可先吩咐人,遇有急事可用弹指,或轻声呼唤,慎防他人急推身体,而受惊吓(若受惊吓,可观胸口)。禅坐之前,要将万缘放下,行动安详,不可粗犷。

 坐姿 

【全莲花】:即是双盘,弯两腿互相交叠(弯跏趺),若是左脚在上,右脚在下;或者右脚在上,左脚在下。双跏趺为最好的坐姿,全身重心落于中间,最安稳持久。结跏趺不一定要垫高臀部。若一脚翘得太高,则可垫高臀部,平衡身姿。

【半莲花】若全莲花有困难者可选择半莲花,即是单盘,左脚在上,或右脚在上。

【其他坐姿】双盘或单盘有困难者,可选择散盘(如意坐),即将两小腿互相交叉而坐,可垫高臀部。也可采用跪姿(金刚坐);或两脚偏向同一边(仙女坐);或采用跪姿,坐禅椅上。如果腿筋太硬,很难弯跏趺时,可拉筋、作瑜伽,软化筋络。

初学静坐时,可先练习十分钟,随自己的状况,慢慢增加时间。静坐时,难免双腿会痠、麻、疼、涨,须忍耐,但不用勉强忍耐太久,否则会伤筋骨。

 调身 

敷设一个舒适的座位,于禅座上,摇动左右肩几下,以通血脉。然后放松全身,端身正坐,不前倾,不后仰,头部正直,头顶(百会)有若被一股气往上提,全身被一股气提着,收下颚(使身体能量更流畅),后颈微靠衣领。肚脐向前凸出,背部就自然平直,但不需刻意用力。若身体坐不正,气血易滞,心难入定。

双手手掌重叠,左掌在下,右掌在上,或者左右手上下掉换。两手拇指尖端微微相触,双臂自然下垂,置于大腿上靠近腹部。眼睛全闭或半闭。若有昏沉、幻觉等毛病,则可以睁开眼睛打坐。

 调息 

从鼻孔徐徐吸新鲜空气,用口吐出浊气,想气息从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七次,然后闭口,唇齿相着,舌抵上颚,功用可以使任督二脉相通。若生口水,应将咽吞。闭上嘴,微收下颚,用鼻子呼吸。

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种相。如果出入息急促粗重而可闻声者为「风」;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无声、无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愉悦是「息相」。对修止禅来说,风相、喘相、气相,为不调相;心若渐调,则自然出现「息相」,此时呼吸变得微弱,若正念不强,有时感觉不到呼吸,但是还要更努力去守住。对修观禅来说,则可用风相、喘相、气相来直观无常。

 调心 

经常按照这种方法修习,慢慢杂念会越来越少、烦恼减少、智慧增长。

 下坐 

下坐时,可先维持坐姿,开口吐出浊气,然后两手互相搓热,抚摩脸部及头部,以及肩膀、手臂、腰、大腿、膝盖、小腿、脚踝等处,让气血活络疏通。随后再慢慢摇动、转动两肩,然后徐徐将腿放下。下坐须缓,不要着急。

把盖腿布折好后,即可起坐走动。走动时,先慢慢走,可使集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北极星身心健康咨询
宣传推广健康机构,分享身心健康知识的平台!
229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