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发布于 2021-09-11 20:07

金匮真言论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黄帝问:天有八风,经络上有五风,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臓,邪气发病。

岐伯说: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此为八风,八风之邪,触及皮肤经络而到五臓,这样会引发疾病。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在脊。

备注:俞同腧与输。腧穴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是穴位名的一个总称(例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这些穴位名的总称为腧穴)。

经,经是网状的格。

络,通过网状路线上的穴联络臓腑。

春天是东风生发的季节,风邪通过颈项的腧穴来影响到肝;夏天是南风生发的季节,风邪通过胸肋的腧穴来影响到心;秋天是西风生发的季节,风邪通过肩背的腧穴来影响到肺;冬天是北风生发的季节,风邪通过腰股的腧穴来影响到肾;中央为脾土,风邪通过脊背来影响到脾。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臓;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肾;中央为土,病在四肢。

备注:此段落承接上面(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在颈项……),相当于重复上面段落论述。

风邪在春,病在头;风邪在夏,病在臓;风邪在秋,病在肩膀;风邪在冬,病在肾;中央为土,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所以春天鼻子容易流血,夏天心臓容易发生问题,长夏多生湿邪下利,秋天多生风疟之病,冬天多生痹证。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

冬天要善于保养阳气,不要扰动筋骨,春天不会发生鼽衄之疾,风邪也不会伤害到颈项(风池、风府),夏天就不会影响到心臓,季节转换时不会发生寒性泻利之疾,秋天不会得风疟,冬天四肢不会痹厥。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冬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身体的血与气,是身体的根本。所以冬天要藏其精,勿扰其血气,春天时不会得温病。夏三月使气得泄(也就是顺应夏天热使汗得到排出)如汗不出彻,秋天就变成风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1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2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3黄昏至夜半,天之阴,阴中之阴也;4夜半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所以说阴有时,阳也有其时。

1卯时至午时(6到12时),这时间段属于阳,中午12时是阳气最足的时间;

2午时至酉时(12到下午18时),这时间段也是属于阳,只是阳中出现了一点点阴;

3酉时至子时(18到24时),这时间段属于阴,24时是阴气最盛的时间;

4子时至卯时(24到6时),这时间段属于阴,是阴中带阳,黑夜慢慢的转向白天。

人的阴阳之气与自然规律是一样。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臓腑中阴阳,则臓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臓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以人身体分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以人身体的位置分阴阳,则后背为阳,前胸为阴。以人身体的臓腑分阴阳,则臓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此五臓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

要知道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这些情况有什么用处呢?

 

 

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知其阴与阳相对应的季节,就可以判断施针或石,冬天为病在阴,夏天为病在阳,春天为病在阴,秋天为病在阳。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所以背为阳,是阳中之阳,属于心,为动能力量;阳中之阴为肺;前胸(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因为春天主肝五行为木,刚刚渡过冬天为阴的季节,春天是阴中带阳,生发之季),阴中之至阴为脾。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这些都是阴与阳,表与里,内与外,左与右,雌与雄,上与下,相互为用,不得相失。所以人身之阴阳应天地之阴阳。

帝曰:五臓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黄帝问:五臓对应四时之序,像四时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吗?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岐伯说:是这样的。春为生发季节,方向为东,颜色为青,与肝相应,肝开窍于眼睛,血藏于肝,受到惊骇会影响到肝,在自然中的类比其味道为酸,在植物中为木,在动物中为鸡,谷物中为麦,其应四时为春,应天象为木星,春气生发其病在头,在声为角,数为八,肝藏血濡润宗筋,病在筋,其味道是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臓。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

夏为生长的季节,方向为南,颜色为红,与心相应,心开窍于耳,气血藏于心,心为君主之官其病会牵连其余臓器,在自然中的类比其味道为苦,在象为火,在动物中为羊,在谷物中为黍,其应四时为夏,应天象为火星,夏气生长鼓动其病脉应之,在声为征,数为七,其味道为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香。

长夏(每个季节之间相互转变的时间段),方向为中央,颜色为黄,与脾相应,脾开窍于口,血藏于脾,其病在舌,在自然中的类比其味道是甘,在象为土,在动物中为牛,在谷物中为稷,其应四时为长夏,应天象为土星,脾有病会发生在肌肉方面,其声音为宫,其数为五,其味道为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秋为收的季节,方向为西方,颜色为白,与肺相应,开窍于鼻,气血藏于肺,在自然中的类比其味道辛辣,在象为金,在动物中为马,在谷物为稻,其应四时为秋,应天象为金星,肺有病会发生在皮毛方面,其声音为商,其数为九,其味道为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冬天为藏的季节,方向为北方,颜色为黑,与肾相应,开窍于二阴(谷道与尿道),气血藏于肾,在自然中的类比其味道咸,在象为水,在动物中为猪,在谷物为豆,其应四时为冬,应天象为水星,肾有病发生在骨方面,其声音为羽,其数为六,其味道为腐朽。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善诊脉的人,要仔细观察与判断身体变化,逆与从,阴与阳,表与里,雌与雄之间的规律,用心体会,专注于精神。不是好学之人不要教,不是真正的学问不要授于人,这才是真正的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