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中国画

发布于 2021-09-12 17:52




艺术家简介




吴永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书画与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怎样欣赏中国画

文丨吴永强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与大家一道分享怎样欣赏中国画。第一,是了解中国画的物质形式;第二,是认识和把握欣赏中国画须要具备的主体条件。

一、现传中国画的幅制与装裱形式

中国画的物质形式体现于其幅制和装裱形式。这些形式包括手卷、立轴、条幅与条屏、斗方、册页、扇面、镜片7种类型。 


(一)手卷,是一种可携带的装裱形式,也称长卷。即裱成长轴一卷,画面连续不断,可从左至右展开横看,主要用于在桌面上欣赏。画幅的前后,特别是画幅后留有较长空白,供欣赏者题写赞语或鉴定意见。手卷外有“包首”,“包首”上贴有“题签”。画幅正面,前有“引首”,中为“画芯”,紧连画芯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 
丨手卷
(二)立轴,又称挂轴。盛行于北宋宣和时期。四尺以上的称“大轴”,俗称“中堂”,特大者称“大堂”或“大中堂”,三尺以下的称“立轴”。有三色、两色、一色三种绫(色纸)裱,也有绢裱的。立轴上装天杆,下装地轴。在装裱好的书画作品上下各安一根木轴,便于悬而能赏,卷而能放。立轴的中间部分称“画芯”,上有“诗塘”“天头”,下为“地脚”或“地头”,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头贴“惊燕”(绶带),初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变为装饰。“画芯”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或“锦牙”。
丨立轴
(三)条幅与条屏,指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纸对裁)。单独悬挂的称“条幅”,并挂的称“条屏”或“堂屏”,如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十六、十八、二十六条屏等。
丨条幅
(四)斗方,近正方形的画幅,由一张整纸沿长度方向对开而成。最常见的是2尺见方的尺幅,幅面大小4平尺。一尺见方的小斗方称为“小品”。
丨斗方 马远《梅石溪凫图》26.7cm×28.6cm 南宋

(五)册页,是把绘画装裱成书的形式,便于携带、欣赏和保藏。有页页相连的,也有活页的。因画幅不大,亦称“小品”。

丨册页 齐白石(1864-1957)《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1942 纸本设色 29cm×23cm1942年

(六)扇面,将画面剪裁成扇形作画和装裱的形式,包括团扇和“扇面”。

丨扇面【南唐】徐熙《豆花蜻蜓图》

丨扇面 【清】钱慧安《人物图》

(七)镜片,是指托裱后的画芯,适用于夹放镜框内,故又称“镜芯”。横、竖皆可,是一种简化了的立轴装裱形式。可装在镜框里悬挂欣赏。镜框设计讲求简练,不似欧美古典绘画的外框那样重雕饰。

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

华裔美国学者巫鸿在《重屏:中国绘画的媒材和表现》一书中指出,看一幅画,不应只看画芯里的图像内容,还应重视绘画的物质形式,因为这些物质性方面的东西表征了绘画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联系,对理解绘画十分重要。英国汉学家苏立文在《诗书画三绝》一文中说:“观念与形式、文字与图像之间精妙而有意义的联姻,是中国传统文化成熟期的反映。”这种联姻便是以具体物质形式为载体的。通过上述这些物质类型,我们可以对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及其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联系形成直观的初步把握,从而跨入欣赏中国画的第一道门槛。

1


二、欣赏中国画的主体条件


要欣赏中国画,至少应该具备澄怀观道、人与物游、以大观小、以书观画四个主体条件。

(一)澄怀观道

澄怀,就是消除胸中的杂念,养成空明的心境;观道,就是体悟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真谛。“澄怀观道”意味着唯有澄怀方能观道。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是“澄怀观道”的重要实践手段。


据《南史·隐逸传》记载,生活在南朝刘宋时代的画家宗炳“好山水,爱远游……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这就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卧游”典故,它象征了人们欣赏中国画的理想状态,即破除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让身体进入画中展开游历。在其写作的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文章《画山水序》里,宗炳又说:“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象。”这意味着,“味象”(感悟形象)与“观道”是一个二合一的过程,其前提都在于“澄怀”。“澄怀观道”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庄,《老子》讲“涤除玄鉴”,《庄子》提出“坐忘”“心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游心于物之初”等,都道出了“澄怀”对“悟道”的重要性。到了魏晋南北朝,这个思想被应用于审美和艺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

审美心胸的要义在于“虚静”。这一点被古代诗论画论反复强调。刘禹锡诗云:“虚而万景入。”苏轼写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郭熙指出:“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心临之则价低。”所强调的都是“虚静”。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这种状态描述为“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对中国画来说,不仅是创作的理想状态,也是欣赏的理想状态。 

(二)人与物游

中国画采取散点透视,以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表现对象,包含了时间的节奏和运动的视角。这就要求欣赏者采取“人与物游”的方式去观画,如宗炳的“卧游”一样,想象性地进入画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达到“细细看,面面观”。或如郭熙所说的那样:“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丨直播截屏

这是一个从“身游”到“心游”的过程。画家用“游”的方式来作画,观赏者用“游”的方式去观画,共同目的是超越身体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达到《庄子》所说的“游心于物之初”“游心乎德之和”的境界。或者说,唯有“人与物游”,方能“澄怀观道”。

就中国画欣赏而言,实现“人与物游”有赖于三个条件:第一,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使画面可游可居,欣赏者不必像观看油画那样跟画幅拉开距离,可以入画而游;第二,中国画的物质存在方式使画幅卷有可存,展而能观,观看伴随时间进行而成为身心之“游”;第三,在古代,中国画的观赏一般处在私密场合,采取雅集式的观看方式,可以细观慢游。

西画的观看一般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而中国画传统上往往是作为私人间的交往艺术,在文人雅集的场合中被观看的,这让细品成为可能。在中国绘画史上,“雅集”长久以来作为一个母题流传就侧面映证了这个事实,如北宋的“西园雅集”,自从其参与者之一的李公麟创作了《西园雅集图》后,历代许多画家,像南宋的马远、刘松年,元代的赵孟頫、钱选,明代的唐寅、仇英、尤求、李士达,清代的石涛、丁观鹏、费丹旭等,都曾画过这一题材。

(三)以大观小

“以大观小”之说,出自《梦溪笔谈》。沈括在书中针对“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发表讥评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低,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中国画的重要切入点。那么,什么是“以大观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将具体对象放到关于该事物的既成的整体概念中进行观察。“大”,即指主体对客体事物图式化的概念性认知。英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把美术史理解为一个表现“所知”与“所见”的矛盾运动过程。前者诉诸概念,以古埃及美术为代表;后者诉诸知觉,以印象派绘画为代表。中国画之讲求“以大观小”,正是要让“所见”服从于“所知”。中国画所提倡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和“胸有成竹”,与天地四方对应的色彩观念,统一于水墨的色彩运用体系,写意观念,以及服从社会伦理判断的形象处理方法等,都可见出“以大观小”。

丨直播截屏

第二,让局部之景适应画面的整体安排,具体落实为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即宗炳所说:“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说,概括了中国画的透视方法:“画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前山而窥后山,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代表了三个透视角度,可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却往往兼而有之,所以中国画的构图具有一种包含时间运动的整体性特点,而不限于空间性这一个维度。在另一个层面上,“三远”也作为中国画追求的境界,发展出一种“远”的美学,如韩拙《山水纯全集》提出的“三远”说——“阔远”“迷远”“幽远”——就是如此。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说:“绝俗故远,天游故静。”就是指的这个境界。 

(四)以书观画

“以书观画”,是以中国画的传统特点为依据的。这些特点表现为:第一,以线造型,以线条为审美基础。线条既是描绘形象的手段,也具备自我审美表达的潜能。中国画的线条并不停留于描绘形象的层面,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就是对线条审美自主性的理论表达,而诸如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阎立本的“铁线描”、吴道子的“莼菜描”、梁楷的“折芦描”等线描风格,更是中国画追求线条审美意趣的形象化证据。第二,追求笔墨情趣,以笔墨为审美标准。“笔墨”首先是中国画技法的总称。“笔”是指以钩、勒、皴、擦、点为内容的笔法;“墨”是指以烘、染、破、泼、积为内容的墨法。同时,在传统中国画体系中,笔墨也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判断标准,正是本着这个标准,清代画家邹一桂在见到西洋画后才发表观感说:“西洋人善勾股法……画宫室于墙壁,令人以欲走进……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第三,主张书画同源同法,追求以书入画。元代画家赵孟頫在他的《秀石疏林图》的题款中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便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画家如何借用草书的飞白,来表现石头的硬度和质感,借用篆书的圆笔,来表现树干、树枝的长势。而“八法”,俗称“永字八法”,包括点、横、竖、撇、捺、勾、折等汉字的基本笔画,是对书法之“法”的总称。我们在赵孟頫本人以及徐渭、八大等人的作品中,就能够见识以书入画之妙。

在书法的媒介作用下,中国文人画分享了“写”的意趣,这既是方法论上的“书写”之“写”,也是审美境界上的“写意”之“写”,两者一体二用。书法既严遵格法,讲究传承,又最听任天性,放纵自由,所以在各种书体中,唯有草书方能担当起书法象征者的角色。这样,“以书入画”也就意味着把格法的限制和身心的自由,把画家的心灵、情感和修养共同带入绘画,使作画不但成为表达自我的手段,而且成为修炼人生、通向大道的路径。宋元以降,文人画家通过以书入画,实现了以“写”替“描”,使绘画在接受程式规范的同时获得了内在的自由。相应地,唯有“以书观画”,方能让欣赏者洞见到这种自由。


文章来源: 文艺期刊网

版权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



联系方式

2.邮箱:3078407186@qq.com;

3.艺术热线 :028—84623009;

4.官方网址:www.zgscys.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