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火才能不伤人
发布于 2021-09-15 16:09
前两天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上初中的女儿做作业写到凌晨2点。
也并不是不会做,就是太磨蹭,他实在忍不住发火了。
我对他表示了宽慰,并明示暗示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确实不容易。
家里两个人要学会做白脸红脸,一个人发火了,另外一个人要赶紧顶上。
他懊恼地说:“我就是那个顶上的人,孬好还能顶上十句八句。她妈妈只要一句,最多两句,立即就会发飙。”
这可能确实是个常见的状态。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平常不太发火,可一旦发火,却往往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如父母、伴侣或朋友,而家中最弱小的孩子往往成为发泄的对象。
#1
也有朋友苦恼地跟我说,
他平常是个比较平和的人,但是只要跟年届80的老爷子见面,甚至打电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又不敢发火,硬憋出内伤,有的时候只好匆匆告退,落荒而逃。
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打电话,更别说见面了。
郁闷的老爷子却不知道,怪他不孝顺。
他郁闷地说:
“相比跟老爷子吵,我觉得跑掉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愤怒是人日常中最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情绪,会让我们做出反应来抵御危险,愤怒是恐惧的次级情绪反应。
这可能是生而为人的情绪,甚至来说,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这让我们可以分清界限,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远古的人类,面对危险时,会有战斗、逃离和木僵三种状态。
至于发火的对象是亲密的人,这也是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对陌生人发火可能会招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对亲密关系发火,这是安全的一种方式,也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一。
平常我们所说的
关于“踢猫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
有一次,他在家看报太入迷而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
这位董事长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他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
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顿。
秘书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儿。
接线员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
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2
发火一定会伤人么?怎么控制愤怒的「度」?
愤怒和暴力是一回事吗,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合一。
首先我们要分清愤怒和暴力的区别。
凡是造成他人伤害与破坏性的结果,都属于暴力行为。
暴力有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两种,本质上都会伤到别人,这是不被社会规范和法律所不允许的,属于底线行为。
愤怒是情绪上的,是恐惧的次级反应,可以是【愤怒表达】,也可以是【表达愤怒】。
表达愤怒并不会伤害到别人,只是自己的情绪,与行为无关。
当然,有时愤怒的表达,可能会因为控制不了情绪,而演化为暴力倾向,甚至是暴力行为。
#3
愤怒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种普通的情绪,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就像一把刀一样,可以杀人,也可以切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看使用者如何使用它。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学会从
前者主要是情绪控制了语言和行为,而后者则是管理好了情绪,用语言来表达愤怒,比如说“我很生气”这就是表达愤怒。
如何应对生气的情绪不会演化为愤怒的表达呢?
这需要觉察自己,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在有情绪来临的时候,通过控制身体拉回当下来缓解情绪。【正念冥想】会有系列课程,可以让自己回到当下。
日常,可以通过【书写疗愈】来表达压抑,填补内心的坑洞。体育锻炼也是很好的方式。
当然,更高级的是通过【升华】的方式,比如参加一些竞技类的活动,通过输赢来攻击别人释放自己的怒气;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来表达发火。
置之死地而后生,知耻而后勇表达的就是这种状态。
来源: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的博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