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武术培训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发布于 2021-09-16 09:0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一个积弊甚深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孩子们苦不堪言、身心疲惫,家长和学校则背上沉重的教育焦虑。然而,多少年却屡禁不止。

这次,动真格了!



学生和家长的福音、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成为众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重磅炸弹”,使它们面临着生存、转型等重大挑战。同时,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却将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通知》提出,“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2020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体育教育与培训行业总产出为1909.4亿元人民币,与2015年247.6亿的数据对比,体育培训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结合“双减”政策与去年两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可以预言,作为非学科类的体育培训行业不但不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反,“双减”释放出学生们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家长们更多的财力,使他们能够更多地投入体育锻炼和体育项目,加上课后服务的进一步规范化,因此,体育教育和培训行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最具中华民族风格的体育锻炼和教育形式,武术教育培训尤其少年儿童武术教育培训事业当然更会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到自己稳健的社会定位。
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即是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全面注重的教育,武术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科学有效途径。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教学实践表明,他们对于武术是充满浓厚兴趣的。“站似一棵松,行如一阵风”,如此英姿飒爽、生龙活虎的孩子们与那些被沉重的书包压得直不起腰的孩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不仅是家长和老师们希望看到的少年儿童形象,也是孩子们自己的向往。

现在不少家长们最为担忧的,恐怕还并非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越来越科学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为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障。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家长们最为担忧的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比身体素质的提高难度更大,“校园欺凌”等严重社会问题的出现,涉事者心理素质脆弱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


适度的武术训练让少年儿童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会逐步提高心理素质,克服怯懦自私、狭隘孤僻、娇气任性等性格缺陷,培养出自强不息、勇敢坚定、刻苦耐劳的精神气质。在长期的武术教育实践中发现,接受过武术教育的孩子们总是显得落落大方、豁达开朗、机智勇敢,具备更强的受挫能力、抗打击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处理危机的能力;更加懂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同情弱者、崇尚公平正义。这些素质的锤炼为孩子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人生基础。

综上所述,武术教育培训是从小塑造孩子们全面素质、优良品质的科学途径,比较其它运动形式,武术教育培训更适合中国孩子。


对于从事武术教育的校外培训机构来说,“双减”通知无异于一个令人惊喜的“利好”消息;今年5月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更是喜上加喜。然而,同道中人也不要因此只顾弹冠相庆“偷着乐”,而是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初心本源,回归教育本质。这也就意味着,党和国家对于武术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教育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其宗旨就是要实现武术教育培训以及其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笔者认为,业内人士首先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响应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制订新的教育培训体系和教学内容。否则,就跟不上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步伐,培训机构的生存发展也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举步维艰,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淘汰。


在长期的武术教育培训实践中,笔者一直在进行思考和探索,围绕贯彻武术“育人、育心、育德、育行、育体、育智”的教育目标、构建各年龄层级系统的校园武术课程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培养武术教师梯队、加强武术教学科研的创新实践、建立校园武术特色品牌、加强武术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和培养、大力发展校园武术教育产业、创新武术项目品牌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服务产业等若干领域和层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教学试验,一些成果得到了业内的肯定。

实现武术教育培训的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我们愿意与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广大家长和老师一起,建立良性交流互动机制,共同努力,结合自身教学培训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孩子的武术教育培训体系。


笔者:王天明,民盟盟员、武术七段、关心下一代全国少儿武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少儿武学传承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青少年武术工作委员会兼少儿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少幼儿武术学科带头人。

来源:网络,侵权后台联系速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