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教育部发布高考招生政策重大调整

发布于 2021-09-26 19:01


9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下称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01


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

02


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一是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省级统考已经覆盖的专业,原则上高校不再组织校考。

二是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要求校考高校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与省级统考的衔接,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

三是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考虑改革后省级统考范围不断扩大,现场校考规模不断缩小,《指导意见》明确,从2024年起,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03


推进分类考试,分类录取

2024年起,对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对于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对考生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艺术类专业,继续组织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

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将分三类进行录取

第一类是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类是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第三类是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04


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

此次改革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在提高文化成绩要求的同时,对于在相关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艺术人才,《指导意见》提出,将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05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的定位是,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体育竞技水平的学生,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和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01


严格报考条件和资格审核

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要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健全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

02


优化高校和项目招生资格

明确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本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安排招生的运动项目,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原则上连续三届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没有学生参赛的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03


改进考试评价方式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04


提高文化成绩要求

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

05


完善招生录取机制

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学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招生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学生,可申请就读相应的普通专业;其余学生限定就读体育学类专业,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类专业就读。对兴奋剂违规考生,取消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计入考生诚信档案。

06


不影响体育特长学生升学机会

改革后,体育特长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攻读学业的渠道仍是畅通的。

转自:豫教学生升学服务直通车

来源:河南省阳光高考(ID:yggaokao)

一、课标解读

1.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背景

2.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

3.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

4.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5.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

6.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变迁

7.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课程机遇与挑战

8.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9.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内容解读(1)

10.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内容解读(2)

11.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现代家政技术

12.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服装及其设计

13.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智能家居应用设计

14.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工程设计基础

15.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电子控制技术

16.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17.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技术与职业探索

18.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职业技术基础

19.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

20.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

21.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择性必修--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

22.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修1--传统工艺及其实践

23.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修2--新技术体验与探究

24.新版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之选修3--技术集成应用专题

二、课程资源

01.高中通用技术名师工作室微信“复牌”一周年记

02.【教学资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电子教材

03.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教学课件、视频素材

04.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教学视频、课件素材汇集

05.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备课资料全网大汇集(合集)

06.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

07.如何下载手机微信页面上的视频(一)

08.如何下载手机浏览器页面上的视频(二)

09.如何下载手机抖音上的视频(三)

10.“无锡桥梁垮塌事故”对通用技术教学的启示

11.【教学案例】从福建泉州酒店坍塌事故,看结构的重要性!

12.《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学科知识点【通用技术】

13.如何在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

14.垃圾分类情境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5.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备课资料全网大汇集(合集)

16.【公开课】必修1 导入课:走进通用技术

17.【公开课】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技术及其性质(沈阳一中:王静)

18.【公开课】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 怎样挑选材料

19.【公开课】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原型与模型》

20.【公开课】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结构的稳定性》(山东:刘文)

21.【公开课】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

22.【公开课】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系统的分析(安徽:许新苗)

23.【公开课】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系统的优化(广州:董琳雪)

24.【公开课】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系统的设计(教师:许新苗)

25.【公开课】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了解控制

26.【公开课】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7.【公开课】必修2第四章 第三节 控制系统框图

28.【公开课】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之多米诺探索

29.【公开课】艺术与技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30.【公开课】高中通用技术《初识单片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31.【微课堂】《制作迷你桌面吸尘器》

32.【微课堂】《制作简易雨水报警器》

33.【微课堂】《手持小风扇的制作》

34.【微课堂】《制作会跳舞的声控画》

35.【微课堂】《软陶泥徽章制作》

36.【公开课】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技术的发展与价值

37.【公开课】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

38.【公开课】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39.【公开课】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第一课时)
40.【公开课】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第二课时)

41.【公开课】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42.【公开课】必修1 第三章第一节:发现问题

43.【公开课】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明确问题

44.【公开课】必修1 第四章第一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45.【公开课】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方案的构思过程

46.【公开课】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常用的构思方法

47.【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一节:设计表现图

48.【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二节:投影规律及制图标准

49.【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三节:绘制三视图

50.【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四节:三视图尺寸标注

51.【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五节:三视图识读及简单形体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52.【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六节:识读其他技术图样

53.【公开课】必修1 第五章第七节:计算机辅助设计

54.【公开课】必修1 第六章第一节:模型原型及材料的性能55.【公开课】必修1 第六章第二节:选择和规划材料

56.【公开课】必修1 第六章第三节:木工工艺

三、教学素材

1.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1~电动吸尘器

2.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2~神奇的无线电波

3.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3~空调

4.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4~剃须刀

5.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5~降落裙

6.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6~汤普森冲锋枪

7.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7~安全面罩

8.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8~水下探测第一人

9.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9~复印机

10.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10~电吉他

11.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11~停车收费码表

12.教学素材:20世纪震惊世界的发明12~无线对讲机

四、名师引领

1.【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从观摩别人开始
2.【名师引领】:反思力,一个人成长的不竭动力!
3.【名师引领】:我们为谁在工作?
4.【名师引领】:主动创造条件
5.【名师引领】:误入荷花深处
6.【名师引领】: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7.【名师引领】:如何寻找网上免费学习资源
8.【名师引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专项培训
9.【名师引领】: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选择专项培训

五、劳动教育、综合实践

1.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3.河南将在大中小学 试点开展劳动教育

4.郑州市首届“劳动教育课程的科学建构和品质提升”主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5.孙振东,康晓卿|论“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

6.热点观察|机制改革促中小学劳动教育升级

7.《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8.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探析——以小学科学为例

9.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版)

10.2017版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11.劳动教育微课堂~皱纹纸花制作

12.江苏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13.研究性学习成果:《用心劳动 美丽校园》研究报告
14.研究性学习成果:《中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
15.研究性学习成果:《高中生生活劳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16.【优质课】劳动教育融合优质课:A Pioneer for All People(黄科院附中:李晓丹)
17.【优质课】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高中英语必修2《Wildlife Protection》(黄科院附中:郭盈盈)
18.【优质课】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4《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黄科院附中:尹路戏)
19.【优质课】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剪纸》(黄科院附中:曹静波)
20.【优质课】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黄科院附中:孙晓蒙)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