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儿童也会抑郁吗?
发布于 2021-10-10 16:23
“
今年2021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宣教活动的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旨在共同创造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
而抑郁症,则是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尤其是儿童抑郁症,其表征与成人不一样,且具有隐匿性。了解儿童抑郁症的知识,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家长、老师而言十分重要。
儿童也有抑郁症
Childhood Depression
很多人觉得儿童期抑郁不可思议,无忧无虑的儿童怎么也会抑郁呢?
要知道抑郁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在儿童身上,也有可能发生。儿童群体患抑郁的比例大约为2.5% (Birmaher, 1996),我国儿童抑郁的概率大概在0.5%-2.5%之间。
但是儿童期的抑郁很隐蔽,并不容易发现,因为儿童抑郁最常见的症状并不是悲伤,而是易怒,因此,很多家长在初期都注意不到孩子抑郁的事实,只会觉得孩子怎么性格这么怪,脾气这么大。
01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38958358002.jpg)
儿童抑郁有哪些因素?
影响儿童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是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动荡。
因为大部分儿童需要依赖父母,如果家庭持续动荡、对孩子虐待或忽视的话,则很难满足孩子安全感的需要,反而会增加儿童的压力和应激反应。除了家庭因素,同伴欺凌和丧失等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儿童抑郁。而抑郁的情绪和易怒的表现则可能会干扰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同伴交往,因此我们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儿童抑郁。
从表现上来说,儿童抑郁除了情绪上的问题之外,较少有言语化的表达,相反,表现更多的是一些隐匿性症状。儿童抑郁很可能用“问题行为”的方式出现,比如过度活动、攻击性、注意缺陷、学业失败和躯体主诉等。相对于内在问题,儿童的外在问题(比如破坏性行为) 更容易被表达出来,进而导致我们对于内在问题的忽略。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25524488.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10506568.jpg)
02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01643408.jpg)
帮助处于抑郁的孩子
首先,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很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果父母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和困难,建议寻找婚姻咨询师,优先解决夫妻关系的问题。
然后,尝试理解孩子的痛苦,而不是否认和指责,很多家长会否认孩子情绪有问题,认为“孩子怎么可能抑郁呢?”,或者觉得所谓抑郁只是孩子矫情或者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如果我们只是用这种“没问题、就知道引起注意”的方式来看待孩子的抑郁,我们就错过了真正理解孩子痛苦的机会。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56571921800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13799598.jpg)
如何有效理解孩子抑郁背后的痛苦呢?
第一步就是听到孩子谈论的内容,给予表达的空间,允许孩子说出他自己的故事,而不是随意地打断或者否认,例如“这都是小事”。
其次就是对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感受有一个觉察和认可,比如“你一定很难过吧”、“真是让人生气的”、“好像很委屈”、“太不容易了”,而不是认为孩子不应该拥有这样的感受,类似于“你不要感到难过了”、“生气是没有用的”。
很多时候,孩子是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感受的,如果家长可以觉察到他们的情绪并将其反馈出来,就是帮助他们确认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帮助他们去相信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日后的自主性和自我认同感形成。
然后,在情绪支持的基础上再给出建议和指导。即使是大人,在情绪上头的状态下也是无法听进去道理的,只有先整理好情绪,给到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安慰,孩子才有机会冷静下来有效地沟通,从而学会新的技能和有效的应对方式。
最后一步,询问孩子的需要,“在你这么难过的时候,你需要我做一些什么呢?”,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给到孩子需要的支持,因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有可能是不同的。
03
总而言之,在孩子可能有抑郁状态需要支持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孩子真的正在经历着他无法承受的痛苦,并且尽力用以上方法为他建立一些资源和支持,如果仍旧感到力不从心,可以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寻求帮助。
Reference
Birmaher, B., Ryan, N. D., Williamson, D. E., Brent, D. A., Kaufman, J., Dahl, R. E., Perel, J., & Nelson, B. (1996).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Part 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5(11), 1427–1439. https://doi.org/10.1097/00004583-199611000-00011
龙茜|作者
吴嘉雯|编辑
双马玉曦|责任编辑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561121938002.png)
致市民:
新院区约诊方式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南屏主院区(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和正路166号。
心理门诊预约咨询可拨打:
0756-2390333、
0756-2124129、
18933204967(手机号)
心理调适单元预约咨询可拨打:
0756-2390331
新院区环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554548848.png)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