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基础重整方案解读之—重整草案
发布于 2021-10-10 20:59
本文开篇我想先对顾刚为代表的重整管理人提一个质疑:二债会都开了,都到了让股东、债权人对重整草案投票的时候了,为何居然不公布战投资金规模和入股价格?这难道不是草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吗?
为何股价走势如此疲弱,为何方案公布后五个跌停,难道不是投资人对这种行为的反感和用脚投票吗?作为股东和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布完整的重整方案,根据完整的方案进行评估和投票!
现在这样东躲西藏,扭扭捏捏,这是跟债权人和小股东玩游戏,也说明重整管理人的心虚。战投价格,如果公平、公正、公允,为何不能公开?是否存在严重侵害债权人和小股东利益而不敢公开?凭什么让股东和债权人在一个空白纸上签字画押?就凭这一点来说,重整管理人不够敞亮!小算盘太多,应该质疑!
本次重整草案摘要公布出来的确认债权远远超我的预期,故而前两篇解读文章,部分内容需重新修正,下面就已知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补充、更正分析:
1、为何说重整草案披露的确认债权规模超预期?
根据中报数据,截止2021年6月30日,*ST基础负债总额505亿,剔除商品房预收款、诚意金、航空补贴款等60亿元,可纳入重整待偿还的负债445亿,而本次公告出来的法院可裁定确认的债权共计约 952亿,足足相差507亿!
2、重整方案对小股东权益是否构成侵害?
接上条,上市公司额外承担了507亿表外负债,这些都是非法不合规的债务,是海航原大股东作恶所致,理应用原大股东的持股抵偿;而实际仅仅补偿14.9亿股,按照15.56元的抵债价格,可抵偿232亿,等于剩下275亿的莫名其妙的债务让小股东承担了。海航集团继续保留的39亿股,本该优先用于处置不合规的非法债务,这是赤裸裸的侵害小股东利益;
3、预计可确认债权952亿,是否有重复计算?
从公告出来的债权确认程序来看,已经核查去重,我不认为有重复计算,很多网友的观点,恕无法认同;虽然其中部分债权可能最终不被法院认可,但比例会很小;
3、战投入股价格的公允性
33亿股转增股份,本该优先用于处理上市公司债务,因为海南国资要控股,而被纳入战投股份。机场战略资源,必须国有控股,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价格应该遵循公允原则。如果直接用于抵债,按照15.56元,33亿股可以抵消513亿债务,而给战投,价格又是多少呢?重整管理人同时又是买方,裁判上场踢球,是否会搞利益输送?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允?
如果公开拍卖33亿股及控股权,至少500亿元起步(价值高于海航控股),重整管理人现在躲躲藏藏,即便压低价格,怎么也不应该低于250亿吧?本来可以15.56元抵债的,现在至少不应该低于7.78元给战投吧?现在负债规模本就大超预期,如果战投资金再低于预期,恐怕要引起公愤!
4、三亚凤凰机场持股比例
平安汇通应该是个持股通道,这次重整把其持有的25%股权调整过来了,*ST基础未来持有100%的凤凰机场权益,这是好事。
4、重整后的净资产及负债率估算
截止2021年6月30日,账面净资产83亿,负债505亿,考虑海航转移过来的隐形负债后,实际净资产-424亿,确认债权952亿;假设给战投33亿股引进250亿元现金,其中200亿用于偿债;另外合计30.75亿股抵债,价格15.56元,合计抵偿478亿;
重整结束后,净资产约300亿,剩余负债约330亿,其中有息负债约200亿;资产负债率约50%;
5、留债安排
工程款明年起,三年偿清,不计利息;有息负债留债200亿,从第四年开始,分十年偿还,利率3%;未来每年财务费用从30亿+降至6亿,大幅增厚利润;
6、公司的房产和土地资源
公司在海南还有11万平米的住宅、42.36万平米的商业待开发存货;开发完成的投资性房产122.5万平米;拥有土地使用权面积776平米,工业用地为主;这些资产账面价值都极低,未来已明确尽快退出地产开发业务,变现价值较高,有望回笼大额现金;
7、估值预测的变与不变
变化的是:1、确认债务规模超预期;2、重整后净资产低于预期;3、重整后负债率高于预期;4、重整管理人对小股东利益有侵害;以上四条本质都是第一条导致;
不变的是:1、总股本114.2亿股不变,对应目前股价,重整后保本市值700亿;2、预测明年机场免税销售额150亿不变,净利润35亿+,保守给予30-40倍估值,预测市值区间1000-1400亿,仍有50-100%空间;3、净资产比预期少固然不是好事,但对公司未来的市场估值影响不大,比如盐湖股份,净资产只有50亿,不影响市值突破2000亿,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是对盈利能力定价,对核心竞争力定价,对未来发展前景定价,对长期现金流预期定价。
8、最后想说的
战投入股价格及资金规模深刻的关系到公司的偿债能力、债权人的利益、小股东的利益(债权人未来也是小股东),也关系到公司未来的资金储备和发展后劲。航空板块最后选择方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方大出价最高,那么作为海南国资,会不会因为是自己人买,就失去公平、公允、公正,咱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