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与征辟制,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公众号迁移文章#

发布于 2021-10-12 22:26

官吏选拔是维护统治必不可少的手段,其选拔制度会对社会产生根本影响。汉朝初期选官主要有四种方式:军功选位(因军功得官),任子(凭借父兄功绩得官)、赀选(“赀”通“ 资 ”,即捐财得官)、积久为官(凭借为官年岁升迁)。

天下初定之时,这四种选官制度能巩固汉朝的治世之权,随着大汉江山的逐步稳定,对外征战相较于汉初大大减少,因而因军功得官的军功选位制度所能提供的优秀人才也随之减少,此外虽然其它三种制度所选官员增多,但所选之人却良莠不齐。因此汉朝初年的选官制度根本无法适应Zhong Yang ZF对人才的需求,官吏选拔的改革势在必行。

察举制的建立与完善

春秋战国的选士之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察举制”的基本格局,此外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让孝悌之风得以盛行,注重孝悌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了汉代的官选制度。早在高祖时期,便曾下诏征举贤能;汉文帝二年,Zhong Yang要求地方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十五年,又命诸侯、公卿、郡守举贤良之士,被举者上百人,成为了汉代“察举制”的雏形。

汉武帝时期正式将“察举制”作为汉代选官的主要制度,自此“察举制”基本成了汉代官选制度的代名词。察举制主要通过观察推荐当地的廉洁、孝行之辈入朝为官,《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每个郡、诸侯国的长官每年要向Zhong Yang至少举荐一个孝顺清廉的人才参加考试,称为“举孝廉”,也就是“察举制”。

汉代的“察举制”是逐步完善和制度化的,所以所需察举的科目也是由少至多不断增加的。察举考试的科目一般分为“岁科”和“特科”两种,岁科的意思便是每年举行一次,而特科一般是没有固定的周期,视情况而定。岁科的考察项目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其中以“孝廉”最为重要;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两种,选材看中贤良方正。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作为察举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两汉期间以孝廉录取的官员人数自然也是最多的。孝廉出仕的官吏在汉代被认为是正途、清流,且更容易得到朝廷或地方的重用,升官的速度也会相应地变快。西汉时孝廉的人数以郡为单位,东汉时改为以人口为单位,人口不满10万的郡,三年可举一个孝廉,不满20万则两年举一个,以此类推,对边疆地区则适当放宽。

“茂才”本叫秀才,东汉时为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改为“茂才”。不同于孝廉,茂才是主要针对现任官吏的一项科目,通过考试后可直接担任千石俸禄的官职(通过孝廉科考试的一般需先担任郎官,通常只有六百石的俸禄)。因此和“孝廉”相比,“茂才”更有“含金量”。

作为“察举制”的补充,

“征辟制”为更多人才提供入仕机会

所谓“选拔”,“选”为选没有官职在身的读书人,“拔”为提拔下级官吏。“察举制”主要依靠Zhong Yang的三公九卿、列候等,这些往往都是核心权利的掌控者,选拔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私心,导致有些德高望重的人不能够被察举入仕,因此在“察举制”的基础上,汉朝的选官制度又增添了一项制度,即为“征辟制”。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诏曰:“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自此“征辟制”开始在汉朝大规模施行。

 “征辟制”又可以分为“征”和“辟”,两者都代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征”即“征召”,主要行使者是皇帝,征召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隐于社会的名流,此类人一般不为官,但却在当地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二是具有真才实干的低级官吏或者被革职的官吏。这两类任被征召后皆有拒绝的权力,比如当初曹操将司马懿征辟为幕僚,司马懿托病不去,但一旦应允往往身居高职。“辟”即为“辟除”,辟除官吏的官员被称之为辟主,根据辟主任职的机构,又可以分为Zhong Yang部署辟除和地方州郡辟除,Zhong Yang部署辟除的行使着在西汉时期主要是三公,到了东汉三公以外的九卿和其它中央高级官员亦可行使这项权利。

人才被征辟后便会立马进入察举流程,符合条件的辟属便会根据辟主所处的位置担任不同的官吏,随后这些官吏便会被纳入汉代考课流程中进行考察,再决定他们升迁与否。征辟制的本质还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加强Zhong Yang集权的一种特别手段,虽然入朝为官的数量不多但大部分是皇帝的嫡系。此外,一些本不愿入朝为官的名儒之士也被迫加入到封建统治阶层中,统治者由此获得爱惜人才的名声。

“征辟制”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为选官增添了一条新的途径,是历史的进步,但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即人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到了东汉这种弊端就显现出来,特别是在郡县级官员中,他们时常绕过中央通过征辟制来建立与世家大族的联系,并以此笼络地方实力派。长此以往,政府官员渐渐全部被笼络至世家大族门第之下,皇权渐渐式微,当然这也与东汉的建立是基于豪强家族扶持密切相关。

公元220年,随着东汉王朝的覆灭,历经两汉近四百年的“察举制”也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作为古代第一个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虽不算完美,却是一次突破,并为继任者“九品中正制”打下了基础。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