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21年人才招聘启事

发布于 2021-10-13 21:33

学院学科简介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成立于2008年12月,由人类学系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合并而来,学科历史悠久,学术底蕴浓厚。

     1981年,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复办人类学系并首批复办社会学系。其中,社会学学科是华南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在中国社会学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优势学科方向为社区与社会治理研究,经济与组织社会学研究,人口与劳动力研究,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研究,人工计算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于2000年获得博士点,2006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中山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积淀深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本学科秉承华南、西南民族学传统,注重田野调查,历经30多年已经发展出西南民族与南岭走廊研究、东南亚与跨境民族研究、珠江流域族群研究、都市人类学、医学人文研究、环南中国海研究、民族文化遗产与保护等特色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1981年,人类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首批博士点单位),先后于2002年、2007年两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中山大学考古学是全国唯一设置在人类学系下的考古专业,因其与人类学、民族学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优势方向为民族考古,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建设等。2012年,考古学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在2020年QS世界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社会学排名全国第5位(全球101-150位);考古学排名全国第2位(全球101-150位)。在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社会学排名第5位。在校友会2019年中国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人类学排名全国第1,社会学全国第3,考古学排前10位。在2019全球ESI排行中,中山大学一般社会科学类排名全国第4。    

师资科研力量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其中获得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境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0%。目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共6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95%以上,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整体队伍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各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居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近年来,教师中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2人入选中央或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首席专家,2人为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1人入选珠江学者,1人入选珠江青年学者。13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其中省级2人)。

      在科研方面,学院每年到账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年,2016-2020年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43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国家民委项目7项。教师发表一类文章超过100篇,出版著作超过80本,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20余项。在平台建设上,我院现拥有与历史系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第三批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机构10个。

为保障学院发展事业行稳致远,

现诚挚邀请各方英才

加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招聘方向和岗位


(一)招聘学科方向:社会学(含人口、社工)、民族学(含人类学)、考古学等。

(二)招聘岗位:

1、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岗位

2、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专职研究人员


招聘条件


1.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岗位

(1)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年龄不超过43周岁。

(3)青年学术骨干: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人文社科类,年龄不超过38周岁。

(4)青年优秀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的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较高质量的论文或出版高水平著作。

2.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专职研究人员岗位

(1)特聘研究员:具有显著学术潜力,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已发表有不少于3项突出的学术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成果数量可适当减少;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博士后、讲师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经历的人员;至少主持过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来自海外的申请人可不做要求)。年龄不超过38周岁。

(2)特聘副研究员:具有较大学术潜力,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原则上已发表有不少于2项较为突出的学术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成果数量可减少到1项;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8周岁。

(3)博士后: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招聘流程


(一) 应聘者提交个人学术简历(包括大学及以后学习、工作的履历,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获奖成果及证明材料)和来学院工作的学术研究计划,发至学院联系人邮箱。

(二) 确认引进需求情况后,填写相应表格,并附上相关佐证材料

(三) 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应聘者可随时申报。学院将根据人才引进相关程序进行评审,并通知审议结果。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邮政编码:510275

联系人:林老师

联系电话:020-84113313

电子邮箱:lpslxj@mail.sysu.edu.cn

具体招聘通知请详见“学院官网-人事工作”版块。

 About us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新闻中心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ssamediacenter@163.com

 Acknowledge 

初审 | 蒋文涵

 审核|范星星

审核发布 | 陈险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