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与“脸谱化”,京剧是这样的吗?

发布于 2021-10-08 08:08

《早安京剧》系列,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听不懂”与“脸谱化”

裘迷

  我常听一些青年人说“听不懂京剧”,但我并不相信这样的话,因为大部分京剧剧目的唱词都是通俗易懂的,只要具有小学文化程度,都能明白唱的是什么意思。有的朋友说,是因为简单的唱词配上了复杂的旋律,所以就听不懂了。那么歌曲不也是这样的吗?还有的朋友说,京剧讲究湖广音、中州韵,要求尖团字、上口字。不了解这些,听起来就很吃力,所以就听不懂了。这话听着有些道理,所以连李少春这样的艺术家也一度提倡放弃尖团字、上口字,完全用普通话发音唱戏。而“样板戏”的广为流传,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我还是不信。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让歌迷听一首周杰伦的新歌,他能说听得懂吗?也听不懂。因为周杰伦的吐字很含糊,而且歌曲节奏快、变化多。但周杰伦为什么不放弃这样的唱法呢?因为如果那样他就不是周杰伦了。事实上,他坚持下来这么多年,他的歌一直很红,他的歌迷也一直热情不减。那些“听不懂”的歌,被千万FANS学得有模有样,并以这样唱作为时尚。听懂周杰伦在唱些什么,当然还是得先去看方文山写了些什么,然后再一句一句的学,反复的练习。

      这和“满城都学谭叫天”时代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想当时的贩夫走卒,也未必初听便知台上在唱些什么,一定是有看了唱本曲谱的人传播开来,大家又争相效仿,把“唱两口谭腔、哼两段西皮”引为时尚,才有了那样的局面。由此可见,“听不懂京剧”不是听不懂词,而是不会欣赏它,甚至是不愿欣赏它。说“听不懂”还算是给了京剧三分薄面,其潜台词是:您太雅致、太深奥,我们敬而远之。其实,京剧艺术总体上说,真的很雅致很深奥吗?也许是吧。但如果只是满足“看大戏”的基本要求,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大众现在已经不习惯于这样的表达方式了。因为传统精神和古典风格,经过百年的折磨离我们已渐形渐远了。对于已经不流行了的京剧艺术,是否放弃了“传统精神和古典风格”,就能使它流行起来?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大众审美标准应是艺术的参考底线,而不是艺术的追求目标。真正的艺术是引领大众审美的,而不是屈从。比如绘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画得“好不好”,其实是画得“像不像”。如果所有画家都以“像不像”为美术的最高镜界,那么摄影技术的兴起无疑就宣告了绘画艺术的死亡。因此,京剧的革新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让当代大众“听得懂、看得懂”,那肯定不是在振兴,而是在接近灭亡。

  我还常听人说,京剧里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这话我也不大信。不错,京剧有的人物要勾画脸谱,但这并不等于表演就“脸谱化”。比如《伍子胥》,伍员是正面角色,但在“浣纱记”和“芦中人”两折戏里,还是让观众看到了他的自私与冷酷。再如《连环套》,黄天霸是朝廷的鹰犬爪牙,在戏里是反面角色,最后用个阴招儿骗囚了窦尔墩。但“拜山”一场,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豪气与胆识。这些都使剧中人物更为丰满复杂,同时也显得生动可信。就说“三国戏”里的诸葛亮吧,从《三顾茅庐》到《群英会·借东风》,突出他的睿智、幽默和潇洒。而到了《空城计》、《战北原》和《七星灯》,就更侧重孔明的庄重、世故和悲怆。把这些戏串连起来看,正面角色诸葛亮的形象就并非是“高大全”的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马连良在《借东风》里、杨宝森在《失空斩》里塑造的风格迥异的诸葛亮,都被誉为“活孔明”的原因。如果是“脸谱化”的表演,岂非就没有马与杨之分了吗?再好像曹操,《捉放》里的多疑、《战宛城》里的好色、《横槊赋诗》里的雄才、《华容道》里的狡诈、《逍遥津》里的凶残……,作为典型的“大白脸”反面人物,在京剧舞台上的刻画仍然是丰富的,把曹操的“奸”与“雄”都表现得很充分。甚至在《马踏青苗》、《阳平关》里还看到了他治军的严格,和丧及亲人后的痛苦所映射出的英雄垂暮之无奈与悲凉。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即使是曹操的脸谱,画法也随着剧目不同,而有所差别。当然,戏台上的曹操是演义小说里的曹操,不是历史文献里曹操。但也正因为是“戏”,才更有趣、更生动、更通俗。如果去苛求戏里曹操要向真实的曹操看齐,那就很容易变的“没戏”了。在京剧史上,用戏来写正史的创作多是失败的,如《官渡之战》,如《赤壁之战》。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观众是来欣赏角儿们唱念做舞、看人性美丑善恶的。而不是来索求历史真相,受人文教育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