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党代会报告》之四:以协调发展为工作重心,深入实施“城乡共进”行动

发布于 2021-10-10 21:02

编前话

在开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余中华在大会上作了《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努力书写新征程上开平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的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同时指出,将通过深入实施“改革创新”、“产业振兴”、“聚侨引智”、“城乡共进”、“民生攻坚”及“绿色家园”六大行动,开启新征程,谱写开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们推出《解读党代会报告》系列报道,详细解读“六大行动”具体内容。

报告指出,要以协调发展为工作重心,深入实施“城乡共进”行动。在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上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推动城乡共进发展。

一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强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成果应用,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在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中找准定位,深化“三区并进”发展新思路,推动我市形成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定位明确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都市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重大平台和交通、市政、民生、文化、环保等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科产城文”融合发展,引领城市品质加快提升,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水口、月山、沙塘、塘口、赤坎等镇与中心城区的发展联系,适度扩大中心城区范围。发挥生态发展区潜力,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现代农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加强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好实现共同发展。

水口镇新美片区

二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目标,以现代化理念、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镇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改造和社区建设,塑造城市风貌。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促进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水平。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侨乡优秀传统文化和华侨文化资源,推动具有侨乡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和本土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金山大桥 李美运 摄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围绕绿色、品牌、质量、数字农业,全面提升马冈鹅、大沙茶、禽蛋、丝苗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打造“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开平碧道等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发展乡村美丽经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全力推动农民全面发展。统筹城乡低收入人口帮扶,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培养造就精勤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素养、能力和精神风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并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强亚村道

来源:开平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