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我们应该怎样学?

发布于 2021-10-11 12:57

诚挚数学
为理想,求真知,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学习按上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复”能力的翅膀,那么学习就会有奇迹出现!
4篇原创内容
诚挚物理
为理想,求真知,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学习按上自学习的翅膀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那么学习将会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2篇原创内容
这是一份某校刚考过(2021.10)初二数学试卷,试卷来源于平时的错题,也就是说”都做过,一个班级满分的有两个(满分100分),不及格的占三分之一,可以说测试直面了每个人数学功底。“初一不差上下,初二天上地下“的序幕也徐徐拉开,此刻起成绩的变化之大,让许多学生措手不及。

不努力的成绩不好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问题是许多明明努力着的孩子落入了这无力的境地,数学就这么让人无奈,听听似乎都懂,但做起题来就蒙圈。


数学一旦下行趋势形成,扭转的概率就不会太高了,要不然数学谁都学好了。解决问题的选择很多,但是最靠谱的就数自学能力,对自律的同学来讲尤其有效,花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好学习状态。

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学习上的“三好学生”,三好凑一好(成绩好),缺一不可。
数学学习好习惯
好习惯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必要条件,可以事半功倍。什么是好习惯呢?
1.勤奋
手勤:多记(课堂笔记、好题、好解法、错题本)、多做(练习)、多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
眼勤:多看课本、课外书、笔记、错题本。
耳勤:听讲仔细。
嘴勤:多问,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脑勤:多想,对知识、题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么、怎样做,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手和动脑。
2.深入
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记住,而且最好弄清楚是怎么来的?解题中怎么使用?对一些好的题目不要满足于会做,还要考虑解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哪种方法更好?
“会”有不同的层次:知识:知道→理解→记住→会用→推广解题: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3.严谨
数学是最严谨的学科。知识要严谨,解题要严谨。不严谨,遇到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就不全。
4.其他
a)戒掉恶习网络、电视、手机等,要把它们变成学习工具。
b)不找借口成绩不好时,要多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一样的老师、一样的同学、一样的课本和参考书、一样的试卷,成绩却差别很大,因此主要原因在个人。用借口掩盖真实原因,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忠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包办代替!家长、老师是厨师,只能把饭菜做得更好吃,更有营养,更好消化,但只有你爱吃才会有效果。所以,作为学生,要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
好基础
基础知识要扎实,想提分必须有基数
每个人数学在每一阶段都对应这一个基数。如果基数是30的,你提高了100%也只能达到60,而基数99的,只提升了1%也差不多满分了,所以,要想数学学习成绩有大的提高,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这里为怎样打好基础提几点建议:
a)自我弥补:简单的知识,可以自补,年龄增长了,智力提高了,过去学起来非常困难的现在可能一看就明白。
b)个别指导:对于困难的知识,可以找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应该明白,个别指导仅是应急措施,不能有长期依赖性。
c)资料:借助某些资料,可以快速补充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基础知识是万万不能的。这是讲知识与解题的关系,知识点懂了,不一定会解题,但用到的知识点没掌握,则100%不会解题。
下苦功走出恶性循环
良性循环做题快→用时少→解题更多→能力更强→做题更快
恶性循环做题慢→用时多→解题更少→能力更差→做题更慢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学生是很苦恼的。
一般解决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恶补”,就是人家休息你不休,人家玩你少玩或不玩。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以后问题变会变得很容易。特别是过去好,忽然变差的那种,这样很管用的。
数学学习好方法
1.预习很重要
往往被忽略,理由:没时间,看不懂,不必要等。预习是学习的必要过程,还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2.听讲有学问
听分析、听思路、听应用,关键内容一字不漏,注意记录。
3.做好错题本
每个会学习的学生都会有。最好再加个“好题本”。发现许多同学没有错题本,或者是只做不用。这样学习效果都不好。
4.用好课外书
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和课外书籍,是副食,是帮助吸收的良药,绝对不是课堂学习的替代品。
5.注意总结和反思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经验和教训。
6.接受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自律且周末有空暇时间孩子的家长,对自学感兴趣的可以入群交流心得,帮助合适的数学自学资料方法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等到课业繁忙起来,木已成舟了才想起锻炼自学能力。

没有高昂的代价,逃离无效学习困境,有极大的概率向1%目标人群挺进,唯有自学能力,有了它,赶超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一个在德国的华人朋友,曾打电话给教育局投诉老师,因为老师课上不怎么教,总让学生自己学,学不懂才问老师,作业也连着几天没批了。
教育局缓缓道出一句,教学的目的是不教,学习的目的是自学,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没有哪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是被老师家长死死盯着补习盯出来的,学习靠的应该是兴趣和内驱力,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