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样看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一师上校:我们是侥幸逃脱

发布于 2021-10-11 13:52

“我是被梦中战场里的轰炸机炸醒的。”——周全弟

周全弟,1934年6月生人,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里,周全弟参军入伍,此后不久便随部队入朝参战。他曾经亲身经历了世界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最惨烈战役”——长津湖战役。

这场战役中,志愿军部队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作为朝鲜战争的重要拐点,长津湖战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役是我们不愿意去回忆的存在,因为它让很多志愿军战士倒在了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

而美国人作为长津湖战役中中国志愿军的主要对手,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场长津湖战役的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残酷不见鲜血

1950年11月,长津湖地区迎来五十年难得一遇的寒冬,一到晚上,最低温度甚至会到零下45度。战士们为了赶在美军前面进行伏击部署,很多人只穿着单衣进入了朝鲜。

面对此等严寒,战士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取暖,可等到早上的时候,队伍还是会肉眼可见地短上一截。长津湖战役亲历者周全弟在回忆这场战役的时候表示:

“在行军的路途当中,把雪铲在铁锅当中炒化,化了以后把辣椒面倒在里头,搅了之后就给每个人舀,一天一个人只喝一瓢,多了没有,一路走一路喝。”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志愿军10万大军在11月27日傍晚,顺利到达伏击制定地点,其中负责围歼美军陆战一师两个团的20军埋伏在长津湖西侧;

负责打击美第7师31团级战斗队的27军隐藏在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埋伏起来的志愿军20军、27军终于等来了排成柱状队形向前挺进的美军部队。

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丛林中、雪包里钻出不少志愿军战士,惊天动地的军号声和呐喊声吓得美军慌乱了阵脚。

每一名站起来的志愿军战士在经过一个个再无动静的雪包时,眼神都会越来越坚定,在经过长达一夜的战斗之后,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天天亮之后,美军仍然处于我国的围追堵截之下,这使得全机械化的美军部队不得不以龟速向前行进。双方战斗持续到11月30日的时候,志愿军部队终于等到了围歼美7师31团的最佳机会。

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指挥27军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向这支美军部队发动猛烈攻击,最终在新兴里地区成功将赫赫有名的“北极熊团”成建制全歼。

与此同时,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牺牲,据悉当时这一支部队全军的冻伤率直达22%,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万人。志愿军老兵刘伯清在回忆这场战役的时候也直言:

“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由此可见,长津湖地区的作战环境究竟有多残酷,这种残酷不见鲜血,却令人倍感痛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战斗姿态定格

等到了12月的时候,志愿军第26军奉命前往洼里方向堵截没陆战一师,不过由于当时美军以巨大的牺牲和损失,将志愿军包围圈撕开了一道口子,随后向南逃窜。

为了给第26军争取时间,9兵团总部要求第20军余部全力追击美陆战一师,这使得美军在长仅22公里的道路上,足足耗费了3天时间才终于走完。

在这个过程中,“志愿军的战斗力因为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而被严重削弱”,倘若不是因为如此,说不定美陆战一师还将付出更大的牺牲。

12月6日,美军大撤退行动正式开始,他们离开之前将大量物资尽数烧毁,以避免其落在志愿军手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美军开始与志愿军部队在水门桥附近死磕。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了炸毁水门桥,志愿军战士甚至不惜以肉身裹弹药,纷纷跳向水门桥桥基。然而令志愿军没有想到的是,战士们的确摧毁了水门桥的桥基。

可美军愣是凭借强大的国力优势和训练有素的部队反应能力,在悬崖上仅用两天不到的时间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

这道桥梁令美陆战一师顺利在咸兴与美第3步兵师汇合。而在两军汇合的过程中,美陆战一师还发现了一个志愿军阵地,在这个阵地上,志愿军战士始终保持着战斗姿势。

不过在美军战战兢兢靠近的时候,这些志愿军战士却一枪不放,等到美陆战一师看清阵地全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些志愿军战士已经成建制冻死在了阵地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人的看法

12月24日,美陆战一师被直接撵到了朝鲜兴南港,此次长津湖战役令美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后来美军战史在记载此次战役的时候明确指出:

“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就是一次地狱之行。”

而美陆战一师作战处的阿尔法·鲍泽上校更是感慨道:

“如果中国人拥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陆战一师是侥幸生还!”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美陆战一师侥幸逃脱包围后,这支有着24124名官兵的美国精锐部队减员11731人,美“北极熊团”则彻底成为了历史。

当然了,我军在此次战役中的伤亡也非常巨大,因为寒冷和战损,第九兵团共计减员了4万多人。也正是因为减员严重,所以第九兵团并没有参加后来的第三、第四次战役。

1952年9月,第九兵团从朝鲜回国,车子走到鸭绿江边的时候,司令员宋时轮要求下车,然后向长津湖方向脱帽弯腰,久久地鞠了一躬。

在那里,无数志愿军英魂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他们将信念贯穿生死,给整个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若干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绝笔诗曝光: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封绝笔诗的出现令很多人泪目,正是因为曾经有无数像宋阿毛一样的志愿军战士,我国才有了足够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各领域发展这才正式步入崭新阶段。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补充

2021年9月30日,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这部电影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对长津湖战役的还原,很多网友纷纷表示:

《长津湖》让他们认识到了志愿军英烈究竟有多伟大。然而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关于“部分家长举报《长津湖》电影,称其中血腥情节太多,影响孩子观看”的消息。

这一消息被披露之后,很多网友都非常气愤,要知道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没有在长津湖战役等战斗中殊死搏杀的志愿军英烈,中国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且最重要的是,真实的战场要远比电影残酷,家长在面对《长津湖》这一类的电影时,应该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教育孩子,而不是以一些荒谬的理由去针对电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