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世界会怎样?一名晚清医生大胆预言,鲁迅称他“胡说八道”

发布于 2021-10-13 08:02

民国风骨
讲述百年优美人物风范,抒发百年沧桑家国情怀。
1篇原创内容
导语:“预测”这个词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在占卜术之类的内容里面听起的,对于预测未来这种能力,大多数人其实是不相信的。事实上,早在《博弈圣经》里面就已经提及过关于预测的内容,书上说到:“只有对每一个粒子相邻的‘未来状态’、作出‘大与小’或‘多与少’的数字化判定,才称其为预测。


看过这本典籍的人相信都是存在质疑的,预测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更何况未来的事情都没有定数,单靠现在某些自称预测师的人说上那么一两句就信以为真,未免也太过片面了?再者说了,现代是崇尚科学的社会,这种在科学上都没有定论的事情,还真不好确定。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发现,经过不断地累积经验,通过一些独特的科学研究方式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其实是可以成真的。但是这也并不是百分百成功的,只能是个大概确认方向的过程。


40年后世界会怎样?一名晚清医生大胆预言,鲁迅称他“胡说八道”

追溯到晚清时期,在当时有一位名医大胆地预测了40年以后的中国,鲁迅先生刚好是生在那个时代的名医之一。听到这个想法之后,鲁迅先生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斥责的人,认为这位所谓的名医就是在胡说八道,觉得他的这种做法甚至会带偏群众,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可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发现,当年那位名医的话还真不是空口无凭,根据《绘图新中国》里面的记载,当今的中国正如那位名医所设想的那般,将猜想编汇成小说,却成为了真实。


这位名医原名叫陆士谔,在1878年出生的他,可以说是生在了一个动荡且封建的社会中,不过,他并不是一个理想小说家,本职身份其实是一名医生,写小说、当作家只能算是他的个人爱好。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陆士谔一边扶贫救济,一边让自己的才华展现在文章之中。

据统计,他一生一共创作了将近120部小说。比如《新水浒》、《新上海》、《冯婉珍》相信大家都有阅读过,这些巨作都是陆士谔所写。事实上,世人对陆士谔都是比较尊崇的,因为他确实在医学界和文学界都有一定的贡献,但是针对陆士谔的人也不少,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鲁迅先生曾经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的作品“皆不称”,这很明显,就是不认可陆士谔的成果。


在陆士谔32岁的那年,他完成了小说《绘图新中国》。在网上搜索可以知道,这本小说仅有两万余字,全文都是以第一视角进行描述、推动情节发展,而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陆云翔的人。陆云翔在梦中发现自己来到了40年之后的上海,这时候的上海早就已经不是当年被租界称霸的“旧上海”,相反,处处受欺压的华人能够在上海自由自在的生活,柏油马路宽敞、街道上车水马龙。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小说中还很详细地提到, 40年后中国将在上海浦东举行万国博览会,而来参观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友人都是乘坐一些先进的交通工具,地铁、汽车等等。在陆士谔描述的4文字之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上海的繁华。而这本小说结束的也是比较潦草,只是简单地写主人公被门槛绊住,惊醒后,这个梦也就不复存在了。

望眼现在的中国,由发生的历史我们可以承认,陆士谔在小说中描述的基本上都是八九不离十,一些固定的情节也都是相吻合的。在惊叹之余,我们也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陆士谔能够“预测”未来?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陆士谔并不同于其他的当代中国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并且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期盼的一个人。在被列强剥夺、压迫的封建社会之中,百姓民不聊生,就连日子都没有办法保证,哪里还敢去想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但是,陆士谔敢。所以,陆士谔将自己内心最诚挚的祈盼写成了小说,却没想到四十年后的中国还真如他所设想的盛世那般美好


小编寄语:

陆士谔的预测更多地是在动乱之中寻找一份美好,他的成就和精神对后人来说是非常有借鉴和学习意义的。通过不断地改革、自强,中国真的做到了强起来、富起来,这是国人们值得骄傲的事情。
民国风骨
讲述百年优美人物风范,抒发百年沧桑家国情怀。
1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