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异性孩子去厕所/更衣室,合适吗?| 性教育
发布于 2021-09-08 02:23
每一位想让孩子幸福的家长
都不会错过这个科学专业的性教育科普公号
作者| 香蕉公社性教育师 南国
插画| Toni Galmes
01
八月底,受朋友邀请,我在一家月子中心给一些新妈妈讲0-6岁儿童性教育课程。
现场一位妈妈提问说,她在抖音上看到了一个很热的新闻:
一位妈妈带已经十岁的儿子进女厕所,现场很多女性很生气。
而妈妈也理直气壮说自己孩子还小,是别人不够包容。
这个视频引发了很多评论。
评论也大致分两派。
一派认为,孩子已经十岁了,不应该再进异性的厕所了。
一派认为,妈妈带孩子外出,人生地不熟的,为了安全,没有办法。
这位家长就问我,老师,您怎么看?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前一阵子微博热搜的一件事情。
一位女性向一位微博大V投稿说,自己常去的游泳馆更衣室每天都有女性带儿子进来。
孩子年龄大的都有十来岁,身材都很高大。
有一天,这位女网友正闭着眼睛坐在板凳上洗头,腿分开着。
洗好抬头一看,一个男孩蹲着看她私处,阴茎还翘起来了。
她很生气,感觉到被羞辱,叫来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却说,小男孩还小,管不了。
男孩的妈妈还在旁边讽刺地说,孩子又看不懂的,就你精贵怕看。
这个男孩就在旁边笑。
这真的是所有人都受害的场面。
02
带异性孩子去更衣室的妈妈说,这也是无奈,孩子小,现在这么乱,安全第一。
网友说,在一个以为是女性隐私的空间,看见一个这么大的男孩光着身子,谁会舒服?
谁对谁错?
我们先安耐住评判的冲动,先从孩子的角度,看看发生了什么。
一般性来讲,孩子大概从两岁多开始会有意识地感觉到两个性别的差异。
大概到三岁左右能够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时,她就会对性别之间的差异特别感兴趣。
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好奇自己的身体和另外一个性别的人的身体有什么不同。
于是,一些简单的性游戏开始了。
他们会喜欢裸体,也喜欢看爸爸妈妈的裸体,甚至专门追着大人去上厕所。
因为还没有性欲的意识,这些好奇都不带有任何性的意味。
这样的好奇会持续一两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正是家长可以做很多事情协助孩子完成这个年龄所需要的性教育。
正是建立性别意识、界限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建构独立自立能力的最佳时期。
在自然的情境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洗澡,一起玩认识身体器官的游戏。
耐心解释给孩子,为什么妈妈有乳房,为什么爸爸有阴茎,TA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这样的观察机会与回应互动,能帮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珍贵,满足很多不解的好奇。
TA也可以理解到生殖器官的平常,对自己以后会出现的身体变化充满期待。
而同样,如果父母不习惯在孩子面前裸体,也不喜欢被孩子观察和讨论,或者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也可以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
宝贝,虽然我很喜欢我的身体,但我不喜欢在别人的面前光着身子,那样我会不自在。不过,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的身体》这本书好吗?
当孩子追着你上厕所的时候,你也可以告诉TA:
一般上厕所的时候,人都会把门关上,这是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自己脱了裤子被别人看到。妈妈也是这样,不希望别人看到,也不习惯被你看到。
这样的过程就是在示范你的界限意识,慢慢孩子就会习得这样尊重自己感觉的意识,等自己独立上厕所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会把门关上。
在认识身体包括生殖器官的过程中,可以简单地告诉孩子男孩的隐私部位是阴茎、阴囊和屁股,女孩的隐私部位是阴部、屁股和胸部。
隐私部位的意思是,这几个部位是自己私密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别人是不可以碰的。
如果有人触摸你的身体,让你感觉到不舒服,都要告诉妈妈,并且离开那个人。
这样的意识就是安全意识。
在自然的生活场合里,平静的语气跟孩子讲述,就是帮助孩子从小建构安全意识。
这些意识有了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独立上厕所的自立能力。
如厕训练是帮助孩子慢慢自主掌控自己上厕所的时间和位置。
独立上厕所就包括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自己能够在正确的坑位蹲厕所等等。
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建构是刚开始需要父母的鼓励,以及示范和辅助。
当孩子一旦感觉自己能做到,是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的。
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能够自己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更笃定有力量的。
独立是所有个体成长过程的需要。
03
当然,如果孩子确实还小,或者环境中确实有危险因素存在。
你无法放心,不得不带孩子进异性厕所或异性更衣室,你可以做两方面的事情。
一方面可以跟孩子讲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按照道理,男孩应该去男厕所/更衣室,女孩应该去女厕所/更衣室,但是因为你还小,爸爸妈妈不放心,所以你跟着妈妈或者爸爸进来。
可能有的人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或者用不舒服的眼神看你,你不用管它,安心跟妈妈进去,进到厕所后,关上门,上完厕所就跟妈妈离开。
不要打开别人上厕所的门,这是尊重别人的隐私。”
另一方面,当你看到现场有人脸色不对了,你也可以平静地做一些解释——
对不起,我的孩子的还小,他一个人去另一个厕所/更衣室我实在不放心,给您添麻烦了。
因为当孩子看到一些奇怪的脸色或者听到一些愤怒的言语时,孩子是会感觉到不舒服的。
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孩子理解和消化,同时也挺身抵挡成年人的伤害。
当风险很低的时候,鼓励孩子独立去上厕所。
当我们尊重他的感受时,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力量与自尊。
这样的力量对他后面的成长都是特别有帮助的。
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些折衷的处理。
比如让TA跟 同行的异性伙伴一起去,寻求工作人员的协助 ,或者果断先回家等等。
但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一些性欲的感受。
尤其是第二性征已经在发育,平时在生活中也能观察到孩子会被一些情境刺激到性欲的表现。
这个时候是完全不适合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更衣室的。
这个不合适除了维护公告环境的社会规范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性发展是不合适的。
在孩子的性发展过程中,不当的性刺激通常都容易给孩子带来一些或压抑或过早唤醒的性意识,都会影响性心理的健康。
我记得之前看台湾著名性諮商师吕嘉惠的一本书,有讲到一个个案。
因为在二年级的时候跟着爷爷,无意识看见了一个女性的阴部,那个刺激他在七十多岁的年纪回忆起来都异常鲜明。
而他自己的一生,有很多性的行为不被理解,自己也在不理解中自暴自弃。
直到在跟性諮商师吕嘉惠的諮商过程中,才拨开层层迷雾,找到内心的真相。
我们经常说要看见孩子,其实就是看见孩子的能力,看见孩子的感受,看见孩子成长中的需要。
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孩子实现个体的分离与独立,在足够的安全感中获得成长。
性教育同样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