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知识您了解吗?忻城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三)

发布于 2021-09-12 17:55


26.什么是“15分钟生活圈”?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水电气热通信等公共服务安全高效优质,构建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15分钟生活圈。
 
27.什么是“文明餐桌”?文明餐桌行动的要求有哪些?
 
文明餐桌就是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打包。要求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和文明用餐,做到“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倡导节约、不剩饭菜”、“合理点餐、抵制浪费”、“使用公筷、拒食野味”;餐饮单位要求做到不提供低劣变质食品、主动提醒适量点餐用餐、免费提供环保打包餐盒等多项服务。 
 
28.什么是文明交通行为?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行人走斑马线过马路,不乱穿马路。
 
29.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禁止酒后驾车。
 
30.公共场所文明行为有哪些?
 
言行得体,不大声喧哗、嬉闹;减少吸烟,不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或者区域吸烟,不随意丢弃烟头;不随地吐痰、便溺,垃圾分类,不乱丢纸屑、果皮等废弃物;乘坐厢式电梯时先出后进,乘坐扶手电梯时依次有序站立;开展广场舞、露天演唱等健身娱乐活动时,控制音量,减少噪声,禁止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不得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参加、观看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大型文体活动,应当遵守活动现场秩序,维护活动场所环境卫生;倡导文明、安全、环保祭祀,不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抛洒、焚烧、摆放祭奠物品;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攀摘花木、不躺卧公共座椅;文明养宠,遛犬束犬链、及时清理犬粪;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违章停车、礼让斑马线等。
 
3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要建设任务是?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3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结合”教育体系的“三结合”指什么?
 
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
 
33.什么是未成年人“三爱”教育?
 
未成年人“三爱”教育是指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主题教育。
 
34.哪些场所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3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不占用盲道。
 
36.“两纲要一条例”是什么?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来源:忻城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