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致命吗 这种治疗帕金森的方法干净又利落

发布于 2021-10-12 07:45

帕金森致命吗  这种治疗帕金森的方法干净又利落 

帕金森致命吗?

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老年人多见,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绝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会随着时间逐步加重。据报导,使用抗帕金森药6年以上的帕金森患者之后效果下降,这也体现了帕金森是渐行性的。在病发后6年左右的病程中由抗帕金森药引发的效果衰退现象、开关现象等副作用也逐步增加。在1516例诊断病例中23例死亡,死亡平均年龄65岁,病发后平均存活时间为8年。有学者对帕金森发展趋势过程做好了观查,病发6年之内的绝大多数病历为轻微障碍,类别中属I级、Ⅱ级,病发7、8年以上的病历中过半数为Ⅲ级。但是还有例外的,即便病发10年仅仅一侧出现病症。与之相反还有进展迅速的病历,病发3-5年之后就陷于高度障碍。像这样病发后迅速加剧的病例多为高龄病发帕金森患者,并且多并发动脉硬化症。帕金森患者的死因是由并发症所导致的,其死因有全身衰竭并发肺炎,尤其是吸进肺炎、尿道感染、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肠梗阻、自杀、各种事故死亡等。。

早在上个世纪,英国人詹姆士·帕金森 发现了帕金森病症,在当时还没有这类病种的情况下,他将这种病症告诉了大家,后来其命名为“帕金森”,后来为了纪念他,便将其生日4月11日 定为世界帕金森日。每年的4月11日便是世界帕金森日。其实如果追溯下去,早在明代时,王肯堂所著《杂病证治准绳》中便记载了这一症状。将帕金森记载“颤证”“颤震”“振掉”“震颤”等范畴。在《黄帝内经》也有相关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首次将帕金森命名为“颤振证”,并曰:“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在临证中将颤证主要分为阴虚风动证、痰瘀阻滞证、气血亏虚证和髓海不足证等四型加以论治。

帕金森病因病机:

脾胃亏虚为本,络脉阻滞为标:受“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影响,大多数医家认为帕金森的发生多为肝肾不足、虚风内动,主病在肝、肾,治疗多以滋补肝肾、息风定颤为主,疗效不尽如人意。

在多年的临床诊治中,观察到帕金森患者多苦于四肢肢体沉重、肌肉强直感、紧绷不适,提出“脾虚络阻”乃是帕金森发病的根本病机。

脾胃亏虚为帕金森之本,络脉阻滞为病之标。《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年老体衰,或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胃亏虚,运化水湿之功能受损,水湿停聚,湿性重着,阻滞于筋络、脉道之间,气血运行受阻,肌肉、筋骨失于濡养,经络绌急,则发为肢体沉重、强直不舒。气虚日久,累及阳气,致脾阳不足,加之帕金森多发于中老年人,《内经·灵枢》有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

“活络除颤汤”根据以往治疗案例所总结出的一种专门治疗帕金森震颤的方案,帕金森震颤类病机在于脾虚络阻,肝风内动,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

“活络除颤汤”通过从帕金森发病根源着手,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药物有效渗透中枢神经,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病变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提高神经系统的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荣获国家专利!虽然中医治疗不比西医治疗那么见效快,但是中医也不像西医那样治标不治本,利弊明显,希望帕友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纯中药组合方剂“活络除颤汤”因为治疗帕金森效果不错,已经荣获国家专利。(注:活络除颤汤并不是成药是需要大夫看过患者的情况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用药治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